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12名“部級組長”首赴一線督查 重點在經濟領域

2016年10月24日 09:13:4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為推動各項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國務院在今年8月份啟動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第三次大督查。根據國務院工作安排,9月18日至9月30日,各督查組赴地方和部門開展實地督查。10月10日前,各督查組將督查結果報送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適時向地方、部門轉送督查組反饋意見。

  時隔一年再次啟動國務院大督查,這次督查有何亮點?與往年比較有何異同?

  為何查?問責懶政怠政獎勵真抓實幹

  國務院督查是對地方工作的一次檢閱,為了查問題、開藥方,推動問題解決和政策落實。那這次督查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上啟動呢?

  8月30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開展第三次大督查的通知》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改革不深入、工作不協調、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問題,存在個別幹部懶政怠政和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影響了決策部署落地生效。

  這個提法是不是耳熟?2014年6月,國務院通知展開第一次全面督查。通知中提到,“不少政策措施落實的力度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糾正推諉扯皮、拖延應付等庸政懶政行為”,力戒為官不為和敷衍了事。對此,督查要求打通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出臺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推動各項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儘快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年後,國務院再亮督查之“劍”,派出督查組開展實地督查,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從第二次大督查情況看,個別地區和部門在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中還存在工作不協調、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也存在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和工作不作為等極個別現象。在國務院出重拳治懶政怠政不作為的背景下,這次督查首次問責行政不作為,分三批共問責處理1456人。

  可見,督查目的在於一以貫之地治理懶政怠政不作為,推動中央政策在地方的落地生效。而且,在本次督查的動員部署會議上,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還強調了本次督查的重要性緊迫性,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動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經濟形勢複雜嚴峻,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

  被督查的各地都高度重視此次督查。首先,在督查組到位之前,不少省份已經提前做好了“迎考”準備,提前召開專題工作部署會。隨後,各督查組一行在陸續抵達目的地的第一時間便受到當地黨政一把手的會見和歡迎。一把手們表態感謝督查組來為本省發展“把脈”,要把督查當作一次自我檢查、自我剖析、自我整改、自我提高的機會,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切實解決。同時,在督查組調研的過程中,一些一把手還會親自陪同。

  本次督查另一個新做法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有罰也有獎。在督查激勵方面,繼續對真抓實幹、工作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通報表揚,在資金、項目和土地等方面加大激勵支援力度,並向基層市縣傾斜。在督查問責方面,繼續聚焦懶政怠政和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抓住典型,嚴肅問責。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