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因銘記而永恆,精神因傳承而不滅。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值此全國人民隆重紀念之時,我們向所有參加過紅軍長徵和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貢獻的先烈先輩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萬里長徵路遙迢,青史長留照古今。80年前,這場驚心動魄的遠徵,歷時之長,行程之遠,敵我力量之懸殊,自然環境之惡劣,在人類戰爭史上罕見。它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它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創造了一種全人類都為之景仰和欽佩的精神。走過80年,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長徵不僅是一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徵,也是一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優秀兒女尋求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
江西是中央紅軍長徵的集結地和出發地,江西兒女為紅軍長徵勝利和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在這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孕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精髓,與長徵精神一脈相承,是無數革命先驅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不朽精神豐碑,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革命精神是最好的營養劑。“我們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徵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徵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紅軍長徵會師紀念碑前默然肅立,在“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主題展覽前駐足凝視,這既是“長徵永遠在路上”的自警,更是“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的決心。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80年後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越是接近目標,就越需付出艱苦努力。雖然新長徵路上沒有雪山草地,沒有戰火硝煙,可日益凸顯的矛盾風險,何嘗不是形形色色的“敵人”?進入深水區的各項改革,哪一項不是“硬骨頭”?江西是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五年決戰同步全面小康,需要我們傳承弘揚紅色傳統,用革命先輩創造的偉大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重溫歷史、不忘初心,汲取力量、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徵路。
回望長徵問初心。如果說,80年前的那次遠徵,是精神的壯歌、信仰的迸發,那麼,今天行進在新長徵路上,更需要以長徵精神凝聚信念信仰、守護不變初心。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視察時要求我們在弘揚井岡山精神上努力走在前列。深刻把握總書記對江西發展“新的希望、三個著力、四個堅持”的總體要求,我們要從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中秉承理想和信仰,傳承這不息的基因、不屈的意志,抓住時代賦予我們的戰略機遇期,著力深化改革、厲行法治、從嚴治黨、共建小康,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永葆奮鬥精神和赤子之心,凝聚繼續前進的磅薄力量。
為政之要在于實。長徵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同步全面小康是幹出來的。只要我們把不忘初心轉化為對加快發展的使命擔當和對增進民生福祉的不懈追求,埋頭苦幹、真抓實幹,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眼下,面對“十三五”繁重艱巨任務和新常態下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全省上下齊心協力、積極作為,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才能為未來贏得主動。我們要拿出只爭朝夕的不懈幹勁,進一步增強推動發展的責任感,進一步強化改革創新的主動性,進一步開創綠色崛起的新境界,進一步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把江西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用改革發展新成就告慰革命先烈,續寫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