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PPI時隔54個月由負轉正 專家:去産能措施顯效

2016年10月17日 09:53: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0.1%,結束了同比連續54個月下降的態勢,自2012年3月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專家認為,在穩增長、去産能措施的作用下,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好轉,PPI得以出現回升。

  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走勢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時隔54個月!PPI首次由負轉正

  在經歷了54個月的下降後,PPI終於“扭轉乾坤”。數據顯示,9月份P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0.1%,同比是自2012年3月份以來首次由負轉正。

  從重要大類行業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0.1%和1.2%,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3.6和0.4個百分點;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4.1%,為2012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上漲。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據測算,上述3大行業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約0.8個百分點,是影響PPI同比轉正的重要因素。

  國金證券分析師徐陽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環比漲幅加大,疊加去年9月PPI的低基數,令PPI轉正提前到來。展望後市,在四季度中,基數效應對PPI同比上漲的正面貢獻仍將存在。

  資料圖。中新社發 韋亮 攝

  專家:去産能顯效 經濟逐步企穩

  為何PPI會實現由負轉正?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表示,在穩增長和去産能措施的作用下,重復性、低效的過剩産能大大減少,影響了市場供求。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從過去大幅度下降到現在緩慢穩定和回升,成為PPI由負轉正的主要原因。

  “PPI由負轉正表明生産製造業市場在慢慢穩定,背後是經濟穩定性增強,中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 趙錫軍説。

  余秋梅在解讀中也表示,今年以來,在穩增長、去産能、去庫存政策作用下,國內工業行業供需矛盾有所緩解,重點行業庫存、銷量均出現向好態勢,加之國際市場原油、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行情有所好轉,國內工業品價格持續回升。(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