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出訪柬孟並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 有哪些看點?

2017年01月13日 10:26: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學習路上按】10月13日至17日,應柬埔寨王國國王西哈莫尼、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總統哈米德、印度共和國總理莫迪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柬埔寨、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這將是一次促進周邊友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外交行動。10日,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部長助理孔鉉佑分別介紹習近平主席即將對柬埔寨、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有關情況,並回答提問。習主席本次出訪有哪些看點?“學習路上”為您一一梳理。

  訪問柬埔寨

  十八大以來我國主要領導人首次訪柬

  中柬是情同手足的好鄰居,也是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建交半個多世紀以來,由兩國領導人共同締造和精心培育的中柬友誼,經受住了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考驗,歷久彌堅。柬埔寨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始終主持公道和正義,對中國給予寶貴支援。

  外交部部長助理孔鉉佑在吹風會上介紹説,習近平主席此訪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主要領導人首次訪問柬埔寨,對於鞏固中柬傳統友好、進一步深化雙方全面戰略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柬埔寨已做好一切準備迎接習近平主席來訪!”柬埔寨憲法理事會前主席、柬中友好協會會長艾森沃表示,“我們期待習近平主席的到訪,這是全體柬埔寨人民的心聲!”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將會見西哈莫尼國王、看望莫尼列太后,還將同洪森首相舉行會談並共同出席雙邊合作文件簽字儀式,推動中柬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新成果。

  “習近平主席此訪體現了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對中柬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必將使兩國關係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政務參贊檀勍生表示。

  訪問孟加拉國

  中國國家主席30年來首次訪孟 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水澤之鄉”孟加拉國,習主席此次出訪第二站。建交41年來,兩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援,雙邊關係持續取得進展。中方視孟加拉國為南亞和印度洋地區重要合作夥伴,願同孟方保持高層交往,拓展貿易、産能合作、能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合作。

  孔鉉佑指出,中孟兩國是傳統友好近鄰。兩國高層交往保持良好勢頭,經貿和投資等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人文交流日益擴大。中方願同孟方一道,推進兩國“一帶一路”建設合作,使中孟關係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習主席此訪將是30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孟加拉國,對中孟關係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孔鉉佑指出,此訪也是習近平主席繼2014年和2015年先後訪問印度、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後,我國面向南亞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將會見哈米德總統、喬杜裏議長等孟方領導人,同哈西娜總理舉行會談並共同出席雙邊合作文件簽字儀式。雙方將從戰略高度規劃兩國關係,確定兩國未來重點合作方向,將中孟關係提升到新的水準。

  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杭州會晤後五國領導人再聚首 將發表《果阿宣言》

  10月15日至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印度各界人士表示,期待此次會晤進一步拓展金磚國家合作領域,促進印中經貿合作更上新臺階,提升兩國關係發展水準。

  今年是金磚國家合作機製成立10週年。歷經10年發展,金磚合作逐漸成長壯大,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架構,成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典範。

  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指出,此次會晤主題是“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決方案”。此次果阿會晤是繼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杭州非正式會晤後,五國領導人再次聚首,具有重要意義。

  李保東表示,金磚國家領導人將舉行小範圍會議、小範圍工作午餐和大範圍會議,就金磚國家合作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看法,有關共識將體現在此次會晤的成果文件《果阿宣言》中。金磚國家領導人還將同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成員國領導人舉行對話會,並同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代表對話。習近平主席還將會見有關國家領導人。

  李保東指出,經過10年快速發展,金磚國家合作領域持續拓展,合作機制不斷完善。中國是金磚國家合作的堅定支援者和積極參與者,期待果阿會晤在以下方面取得積極成果:一是對外傳遞信心、團結、合作的積極信號。二是深化務實合作,提升合作水準。三是加強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溝通協調,維護共同利益。四是加強同地區國家的對話與合作。中方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果阿會晤將取得圓滿成功。一個合作架構不斷完善、合作成果更加豐富的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將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以上內容綜合外交部網站、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報道)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