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的最新網路密碼:6142243534

2017年01月13日 10:26:23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9日下午就實施網路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這次會議的要點是什麼?黨建網微平臺帶你來看!

  六個“加快”

  加快推進網路資訊技術自主創新,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加快提高網路管理水準,加快增強網路空間安全防禦能力,加快用網路資訊技術推進社會治理,加快提升我國對網路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朝著建設網路強國目標不懈努力。

  一個“差距”

  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網際網路作為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把網際網路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雖然我國網路資訊技術和網路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績,但同世界先進水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四個“最”

  網路資訊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

  兩個“技術”

  我們要順應這一趨勢,大力發展核心技術,加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完善網路治理體系。要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抓緊突破網路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進國産自主可控替代計劃,構建安全可控的資訊技術體系。

  兩個機制

  要改革科技研發投入産出機制和科研成果轉化機制,實施網路資訊領域核心技術設備攻堅戰略,推動高性能計算、行動通訊、量子通信、核心晶片、作業系統等研發和應用取得重大突破。

  四個“要”

  要傳播正能量,提升傳播力和引導力。要嚴密防範網路犯罪特別是新型網路犯罪,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要發揮網路傳播互動、體驗、分享的優勢,聽民意、惠民生、解民憂,凝聚社會共識。網上網下要同心聚力、齊抓共管,形成共同防範社會風險、共同構築同心圓的良好局面。要維護網路空間安全以及網路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維護網路空間安全能力。

  三“融合”五“跨”

  我們要深刻認識網際網路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用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

  三“化”

  要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利用網際網路扁平化、互動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資訊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

  四種“能力”

  現在,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如果不懂網際網路、不善於運用網際網路,就無法有效開展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學網、懂網、用網,積極謀劃、推動、引導網際網路發展。要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關係,不斷提高對網際網路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網路強國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關於網路資訊技術和網路強國戰略,習近平還這麼説: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強調

  建立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2014年7月16日,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發表題為《弘揚傳統友好 共譜合作新篇》的演講時指出

  以資訊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實施網路強國戰略、“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大數據戰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實貫徹落實好,著力推動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資訊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

  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轉載請註明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