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今天,10月8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2017年01月13日 10:26:29  來源:共青團中央
字號:    

  六十年前的今天,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太事業的創建。

  下面這個視頻,2分鐘帶你領略中國航太六十年的輝煌。

  星夢六十載,一曲東方紅。

  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説到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從戰國詩人屈原的天問到明朝萬戶飛向空中的首次嘗試……

  飛天夢,與中華民族的滄桑歷史一樣悠遠。

  近現代我們落後了,直到新中國成立,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才真正邁出探索太空的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説,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太事業,建設航太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太夢。

  60年風雨兼程,60年春華秋實。幾代航太人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使中國邁入世界航太大國行列。

  回望一甲子,中國彈星箭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飛行,無不是在挑戰中實現跨越,在艱辛中鑄就輝煌。

  苦難輝煌

  1949年秋的一天,舊金山港。

  “克利夫蘭總統號”緩緩駛出,載著梁思禮和他似箭的歸心,奔向彼岸的祖國。“故鄉的碼頭上,老母親一定在等著我。”這位梁啟超先生最小的兒子心想。

  此時,已獲美國終身教授身份的錢學森也開始了回歸之旅,但他和夫人為此被美國政府扣留5年之久。到1956年,已有一大批僑居海外的科學家衝破重重阻礙,回國報效。

今天,10月8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錢學森

  1956年10月8日,北京西郊。

  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太事業的創建。錢學森任院長,梁思禮負責導彈控制系統研究。

  新中國的航太事業,背負保衛國家安全的神聖使命,在一窮二白中起步。1959年,中蘇友好關係破裂,蘇聯撤回專家。聶榮臻元帥擂著桌子説:“逼上梁山,自己幹!”

今天,10月8日,讓星辰大海記住這個日子

  1966年10月,錢學森(右一)和聶榮臻(右二)主持核導彈發射試驗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仿製的近程地地導彈——“東風一號”發射上天。隨後,中國開始自行設計導彈。1966年,中近程導彈“東風二號甲”完成兩彈結合試驗,打破了大國核壟斷。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