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革命老區新長征路上的“小目標”

2017年01月13日 10:26:33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一舉奪得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創造了中國共産黨歷史上的偉大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是一場新長征。在這場新長征上,革命老區繼承和發揚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向著脫貧致富的新征程進發。

  8月23日至9月底,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舉行,包括中國經濟網在內的近百家網路媒體編輯記者,一路探訪紅軍經過的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6省份的革命老區,聽一聽這些紅色大地在新長征路上的“小目標”,看一看它們在脫貧致富奔小康征程上的新變化。

  紅星村:精準扶貧“不破樓蘭終不還”

  “我有一個小目標,計劃明年紅星村的集體經濟能有30萬的收入,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變化,用這筆資金為老百姓做更多的實事。”9月11日,“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來到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紅星村。當著眾多媒體記者的面,紅星村第一書記何平定下了這個目標。

  作為革命老區,紅星村從來沒有摘掉過貧困的帽子。如今,在黨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指引下,紅星村在脫貧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圖片説明:紅星村村頭墻上寫著:“感恩奮進,幹好農業。”這也是紅星村這些年經濟發展的真實寫照。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精準扶貧沒有教科書,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脫貧也不能只是慰問幫扶,而是要進行造血幫扶。”何平説,紅星村用自身的摸索和踐行為全國脫貧攻堅拓展了新思路,通過産業幫扶、精準扶貧,讓百姓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借雞生蛋”就是紅星村的重要産業幫扶工程。據介紹,“借雞生蛋”幫扶工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解決農戶養雞養不活、無本錢、賣不脫的後顧之憂。目前,紅星村已經發展30多戶“借雞生蛋”養殖戶,每戶規模400隻,每戶每人平均增收1萬元。2016年上半年,紅星村計劃新發展至到300戶左右,養殖規模戶均500隻以上,每個家庭單蛋雞養殖一項年收入至少4萬元以上。

  何平告訴記者,紅星村不光靠“借雞生蛋”幫扶工程讓村民們脫困,還研究制定全村三年脫貧規劃和工作計劃、全村種養産業三年發展規劃、全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採取分年度脫貧,三年脫貧後基本實現戶戶有産業的格局。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