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帶皮吃、上戶口、論個賣——洛川蘋果的大智慧與大未來

2016年09月29日 08:29:3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陜西省洛川縣洛陽村的陳成建老人對村裏種植的蘋果讚不絕口。(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9月29日延安訊 (記者 張潔)蘋果樹皮也能作畫?“能,當然能。”中國洛川蘋果城裏,蘋果樹皮工藝品展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熱情地介紹。這種用蘋果樹皮所做的工藝品,利用廢棄的蘋果樹榦,樹枝上的皮層,經過多重工藝流程而製成,既利用了當地蘋果的豐富資源,又能體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可謂一舉多得。

  其實,在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憑藉這一枚枚甜美的蘋果發展起來的相關産業種類十分豐富,而剛才所提到的蘋果樹皮畫就是一個鮮活的成功案例。

  工作人員説,蘋果樹皮表達民間特色文化是國內的首創。除去樹皮的處理過程,繪畫過程簡單易上手,一般培訓一週即可,這也為洛川的許多婦女提供了不錯的就業機會。

  既然是蘋果樹皮畫,樹皮的來源則是關鍵。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説,由於2006年洛川推廣果園減密度技術,為培養高品質的紅富士,砍掉了部分樹木。這些樹木就成為樹皮畫的一大原材料來源。

  “蘋果一身都是寶。”工作人員説,“樹木砍了,密度減了,蘋果品質高了,被砍掉的樹木也得到了利用,這多好。”

  關於果園減密技術,記者在洛川縣洛陽村採訪時,村支書馮建海結合洛陽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簡單説明。他説,果園減密就是要保障果園裏果樹通風透光,保證果樹的生長空間和養分。

  洛陽村就是這種標準園的示範基地所在,2006年,洛陽村蘋果果園開始實施標準化生産,雖然果樹數量減少,但每畝的收入卻因為蘋果品質的提高,由原來的每畝2萬元人民幣左右提升至每畝3萬元左右,不僅減少了勞動力,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準。

  洛陽村71歲的陳成建老人,就是村裏這種標準化生産的受益人之一。他用實際經驗向來訪的記者們講述蘋果種植的做法,例如蘋果套袋的作用,如何讓蘋果每一面都紅。陳老人雖然對技術術語不甚清楚,卻一再指著院子裏即將成熟的紅彤彤的蘋果笑著告訴記者,“我們洛川的蘋果好啊,‘帶皮吃’‘上戶口’‘論個賣’。”

  小小的蘋果,有大大的智慧。據介紹,洛川縣為提高果品安全,建立健全了保障體系,每個鄉鎮都建立了蘋果品質檢測站,並從2008年開始,使用詳細記錄農藥使用、施肥、果套袋等生産環節的《果園生産檔案管理手冊》,大力推廣使用包含蘋果生産和品質安全資訊的二維條碼。在技術方面,洛川縣蘋果種植還聯合高校及科研機構對蘋果種植技術展開研究,不斷提高蘋果的品質。正是有了這些努力,洛川蘋果才能做到“帶皮吃”、“上戶口”、“論個賣”。

  如今,提及洛川。相信很多人都會説:那兒的蘋果好吃!洛川蘋果不僅在果品上精益求精,在品牌建設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這些年來,“延安洛川蘋果”先後取得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中國女排等30項重大品牌或冠名權,累計榮獲國家及部省名優産品獎170多個,洛川蘋果優質、安全、健康的形象深入人心。

  小蘋果,也有大産業。洛川縣對果品加工進行了深度開發,開發出果汁、果醋飲、蘋果脆片、果酒等為主的系列化産品;同時,配套蘋果種植所需材料如果袋、果箱、化肥等,關聯企業也有了充足發展;這些年,洛川縣結合就近社區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蘋果旅遊觀光創意園和採摘園,“果遊結合”越來越熱絡;開發了禮品果、蘋果樹皮畫、剪紙、農民畫等富含“蘋果”元素的優秀産品。

  小蘋果,更有大未來。初來洛川,久聞洛川蘋果大名的記者們似乎都不約而同問了一個問題,“有淘寶店嗎?做微商嗎?我們怎麼買比較方便?”得到的答案相當令人欣喜:在記者們前往的中國洛川蘋果城中,所展出的果品已經有不少品牌可以實現電商的初步運轉,在搭建轉型平臺上,洛川蘋果也並未落後腳步。

  除完善強化原有的批發市場功能外,洛川建立了“洛川蘋果門戶網”,還推出了融合展示、宣傳、銷售、交流為一體的全省第一家縣級蘋果手機版——洛川蘋果手機版,解決了果農、果商提供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電子商務方面,已經初步建立起電商運營平臺,引進淘寶、京東等線上行銷模式,與阿里巴巴合作的農村淘寶店也正在全面建設,成為洛川蘋果銷售的重要渠道,促使洛川蘋果行銷逐步走向現代化。

  洛川縣交口河鎮身患先天性脆骨症的“瓷娃娃”屈萬平,由精準扶貧獲益,也搭上了洛川蘋果産業的“村淘”快車。2015年他通過淘寶、微店等銷售洛川蘋果、陜北小米、紅棗、核桃、豆腐幹以及蘋果脆片,年銷售額達到50萬元。他説:“要繼續做好農村淘寶,服務好父老鄉親,給全國各地的廣大消費者提供更脆、更甜的洛川蘋果。”

  “農村淘寶”電子商務平台啟動後,洛川縣像屈萬平這樣獲得小蘋果、大商機的人還有許多,圍繞蘋果産業,洛川的農業農村資訊化、電子商務發展正在大步闊進,為洛川的三農發展插上新的翅膀。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洛川會議召開。這是我黨在歷史轉折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明確了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任務,成為指引抗戰勝利的燈塔,為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所熟知。

  如今,在老區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洛川蘋果正昂首邁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完)

圖為一幅蘋果樹皮畫。(台灣網 張潔 攝)

九月底,洛陽村的蘋果即將成熟。(台灣網 張潔 攝)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