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洛川蘋果:各個都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金坨坨”

2016年09月28日 13:28:16  來源:陜西傳媒網
字號:    

採訪團抵達洛川蘋果園

  採訪團抵達洛川蘋果園

  陜西傳媒網訊 (記者 王皓)9月27日,“長征路上奔小康”採訪團抵達了洛川縣。歷史上著名的洛川會議,就是因此地而得名。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洛川會議。會議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戰區和敵後,在敵後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開闢敵後戰場,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眾所週知,歷史上洛川糧食生産條件差,曾在發展生産、脫貧致富方面走了不少彎路。然而,小小的一顆蘋果,卻讓這一切發生了改變。地處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洛川縣,有“蘋果之鄉”美譽。蘋果總面積50萬畝,農民每人平均3.1畝,居全國之首。2015,全縣蘋果總産量85萬噸,蘋果總收入40億元,農民每人平均蘋果連續4年純收入突破萬元。不少果農在城裏買了房,家裏主要勞動力都買了小轎車。蘋果全産業鏈發展帶動脫貧一大片。

  從田間到餐桌的蘋果全程可追溯

  立秋剛過,站在洛川的一家蘋果院內,蘋果飄來陣陣清香,各個紅透,飽滿,色澤光亮,令人垂涎欲滴。洛川蘋果不僅僅只是味道好,還在讓消費者吃得安全吃的放心上,下足了工夫。

  目前,洛川建成了洛川縣蘋果品質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每個鄉鎮建立了蘋果品質安全檢測站,10個企業、20個合作社建立了農殘監測點,322個村建立了農殘監控點。為了保證配送全過程的萬無一失,洛川建立縣級農業投入品配送中心4個,鄉級配送中心4個,村級直營店150個。

  據了解,從2008年開始,全縣2萬戶果農開始使用詳細記錄果園農藥使用、施肥、果實套袋等生産環節情況的《果園生産檔案管理手冊》,建立了延安洛川農産品(蘋果)品質安全追溯平臺,大力推廣使用包含蘋果生産和品質安全資訊的二維條碼,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品質安全可追溯。2014年,洛川縣代表陜西蘋果通過了美國農業部對輸美蘋果生産基地的驗收。

  深加工提高蘋果附加值

  洛川當地農民種植採摘的蘋果,如果只是作為普通水果,那附加值就大大降低了。因此,開發以蘋果為原料的一系列深加工産業,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據了解,洛川近些年大力開展果品深加工産業,開發了以果汁、果醋飲、蘋果脆片、果酒等産品為主的系列化産品,陜西海升集團伊天果汁(陜西)有限公司濃縮果汁生産能力2萬噸,年可消化殘次果14萬噸;全縣建成的5家果醋飲加工企業生産能力達到4000噸,全部通過了QS品質認證,産品銷售省內外多地。

  同時,洛川關聯産業配套發展,引進果袋生産線23條,年生産能力15億隻;建成的果箱生産企業年生産能力2萬平方米,果網年生産能力7萬包。

  此外,建成了京兆南安善觀光采摘園、京兆北安善觀光創意園和谷咀蘋果創意園等3個蘋果旅遊創意園,推出了集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蘋果之都、休閒勝地”系列旅遊産品,開發了禮品果、蘋果樹皮畫、剪紙、農民畫等“蘋果”元素産品。

  “網際網路+”為蘋果插上翅膀

  為洛川蘋果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是洛川脫貧致富的又一大利器。

  洛川建立了“洛川蘋果門戶網”資訊專業網站,面向全國果農果商提供蘋果生産、價格、物流、人力、供需、文化推介等資訊服務,同時建立了120個村級資訊服務站(採集點),在國內64個大型鮮果交易市場建立了資源共用的合作關係。此外,還推出了融展示、宣傳、銷售、交流為一體的全省第一家縣級蘋果手機版——洛川蘋果手機版,解決了為果農、果商提供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洛川蘋果緊跟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蘋果電子商務協會——延安洛川蘋果電子商務協會,初步建立起電商運營平臺,先後引進淘寶、阿里巴巴、京東、郵樂購等線上行銷模式;制訂優惠政策,鼓勵果農、大學生積極開拓以網路化經營為主的新型果品經銷,促使洛川蘋果行銷逐步走向現代化。全縣已發展電商、微商230多家,洛川縣被授予“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

  如今的洛川蘋果,已經成為了農民手中脫貧致富的金坨坨。未來,洛川蘋果將以“中國第一、世界品牌”為目標,以打造“百億産業”為引領,將努力造就一個“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美麗願景。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