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洛川模式”精準扶貧 貧困山區變經濟增長帶

2016年09月28日 13:25:28  來源:南方網
字號:    

  (記者/周丹陽)“又是金秋果紅時”9月27日,記者來到洛川縣採訪,穿行在如雲如霞的蘋果林海,濃郁的果香撲面而來。記者看到的是果實纍纍,感受到的是果農對於陜西蘋果的自豪。

  陜西洛川,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著名的“洛川會議”就是在這裡召開的。如今,洛川已是遠近聞名的蘋果之鄉。

  選準産業 扶貧有實效

  洛川縣位於延安市南部,地處渭北黃土高垣溝壑區,南接橋山黃陵,北與富縣接壤,東南部與宜川、黃龍、白水相連,北洛河縱貫全境,海拔700-1100米。是我國符合優質蘋果生産7項氣候指標的最佳優生區之一,是發展優質蘋果的天擇之地。

  果實纍纍的洛陽蘋果標準園。南方網周丹陽 攝

  洛川縣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蘋果産業發展規劃和蘋果基地建設扶持政策等,在市場驅動下,全縣蘋果迅猛發展。目前,洛川64萬畝耕地,蘋果面積達到51萬畝。

  洛川蘋果生産技術開發辦公室的屈軍濤向記者分享洛川蘋果的推廣模式。南方網周丹陽攝

  如今,洛川縣洛陽蘋果標準園畝均産量3000公斤以上,優果率90%,畝收入1.3-1.8萬元,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4萬元,其中95%來自蘋果。洛川蘋果生産技術開發辦公室的屈軍濤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推行蘋果樹認領模式,企業預付定金認領果樹,待果樹成熟時,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在蘋果上印字。目前已經有18家企業及45戶個人認領果樹796株”。

  2015年,洛川蘋果總産量85萬噸,蘋果總收入40億元,農民每人平均蘋果純收入連續四年突破萬元。

  洛川人真正把資源優勢變成了産品優勢和市場優勢。作為中國蘋果的標誌,洛川蘋果憑藉其“果型端莊、色澤鮮艷、口感純正、風味濃郁”的獨特品質,曾榮獲國家及省部級大獎160多項,市場覆蓋全國及東南亞、歐洲、美洲等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陜西乃至中國的金字招牌。

  “網際網路+洛川蘋果”模式:催生脫貧新動力

  據介紹,洛川縣依託批發市場電子拍賣中心,按照“網際網路+洛川蘋果産業帶”的整體思路和模式,建成了洛川蘋果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培訓中心、創業就業孵化中心、電商生態圈服務中心、第三方旗艦店運營中心等功能區,再加上原有的蘋果氣調儲藏區、貨物倉庫區、物流中心等,全面打造電子商務園區所需的功能要素。

  按照“網際網路+洛川蘋果産業”模式,洛川推進電商扶貧,幫助貧困群眾銷售蘋果。截止2015年11月,已經有8個貧困村建立了服務站,貧困戶建設農資直銷店48個。對貧困家庭大學生、高職生資助實行全覆蓋。

  同時,在各級政府的引導支援下,洛陽村也在去年完成了全村巷道硬化和庭院、窯洞的改造,村容村貌和家庭條件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村淘寶也進駐該村。該村的蘋果銷售步入電子商務的快車道,果農收入有了顯著提升,真正實現了習總書記在陜西調研時指出的“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目標。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