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宜昌發公開信號召生二孩 半數女性拒絕:養不起

2016年09月22日 08:54:55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原標題:宜昌發公開信號召生二孩背後:半數女性拒生,經濟壓力是主因

  湖北宜昌發公開信號召機關單位的黨員、團員帶頭生二孩一事引發高度關注,這一做法背後,宜昌究竟面臨怎樣的人口形勢?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2015年8月,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組成的課題組,對宜昌的生育現狀做過一次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宜昌育齡婦女每人平均有0.72 個孩子,顯示宜昌已進入超低生育水準。

  調研還顯示,宜昌明確表示要二孩的婦女佔35.69%;明確表示不要二孩的佔50.16%;沒有想好的佔14.15%。

  不想要二孩的首要原因源於經濟壓力,孩子的教育費用太高是造成經濟壓力的主要原因,而婚嫁成本高是造成經濟壓力的第二大原因。

  調研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結論,“入托或入幼兒園免費”的政策對激勵生二孩效果最為明顯。

  參與前述課題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石智雷告訴澎湃新聞,宜昌從2000年開始就進入超低生育水準,近些年生育率還在持續下降。隨著二孩政策的逐步實施,該地區的生育率並沒有發生明顯的反彈。想要實現生育率的有效回升,要達到更替水準非常困難,宜昌市的持續低生育水準已經嚴重影響到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進程。

  石智雷建議,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各地區應該根據各地的不同生育水準和發展實際,制定差異化的生育配套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實施統一化的政策措施,公共政策應該走向靈活性和多樣性。

  9月18日,宜昌市衛計委網站挂出一封《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致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全體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下稱“宜昌公開信”),呼籲市直機關、事業單位裏的黨員、團員特別是各級幹部,透徹了解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重大意義,用實際行動帶頭響應黨中央號召。“年輕的同志要從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宣傳生育兩個子女的好處和一個子女的風險,引導群眾負責任、有計劃地生育第二個子女。

  宜昌育齡婦女每人平均0.72 個孩子

  這份名為《低生育地區生育政策響應》的報告,副題為《宜昌市生育水準和生育意願調查超低生育風險評估報告》。調研于2015年8月啟動,課題組由湖北省衛計委主任楊雲彥牽頭,成員包括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石智雷等9位成員。

  之所以選擇宜昌作為研究樣本,是因該地生育率長期保持在一個較低水準,目前已連續20 年處於1.0 左右。從經濟發展程度來看,宜昌既包括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縣域,也包含經濟發展相對較差的縣域。此外,宜昌所轄各縣市地形結構豐富,既有可以生育二孩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又有實行“一孩半”政策的縣市。對宜昌市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的分析具備典型意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測算結果顯示,2000 年之後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就已經進入1.3 以下,近年來更是表現為持續走低之勢。這份調研報告稱,低生育水準已經成為中國人口的基本國情之一,與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極為相似的新加坡、日本、韓國,在經過長時間的控制人口政策後,都選擇了鼓勵生育的政策,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研究宜昌市的人口轉變過程,可以為中國人口政策的選擇提供參考與借鑒。

  課題組從2015 年8 月開始實地調研,首先以宜昌市全員人口數據庫為基礎,從處於15-60 歲年齡段的女性中隨機篩選出400000 個樣本,抽樣資訊包括女性的出生時間、受教育狀況、戶籍、婚姻狀況、居住地、戶籍地以及子女資訊等內容。然後,進行深度訪談樣本再抽樣,抽取1000 個訪談對象。

  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宜昌市育齡婦女每人平均已有子女不足1 人,宜昌育齡婦女每人平均有0.72 個孩子,其中城市育齡婦女每人平均有0.69 個孩子,農村育齡婦女每人平均有0.74 個孩子。

  課題組發現,隨著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生育孩子的數量逐漸減少。在城市,小學以下文化程度育齡婦女18.8%擁有2 個孩子,而大專以上學歷這一比重下降為6.2%。

  而利用各個分年齡組生育率相加之和來測算總和生育率,2014 年宜昌市總和生育率為0.79 ,按學術界標準屬於超低生育水準。數據顯示,從2000 年到2014 年宜昌市生育水準總體呈現持續下降趨勢。

  教育費用和婚嫁成本高是生二孩主要阻力

  調研報告分析,長期的低生育水準可能導致低生育陷阱的發生,不利於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探討低生育水準地區的生育意願,對於預測未來生育水準演變,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78.24%的宜昌育齡婦女理想子女數為2 個。理想子女數是指不考慮各方麵條件的限制,育齡婦女希望生育的孩子數量。

  但現實中,實際的生育意願要遠低於理想狀態。調查數據顯示,宜昌明確表示要二孩的婦女佔35.69%;明確表示不要二孩的佔50.16%;沒有想好的佔14.15%。有意思的是,育齡婦女明確要二孩的比例隨著其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的育齡婦女要二孩的比例最高,為43.4%;本科文化的育齡婦女這一比例最低,為18.75%。

  調研組發現,不想要二孩的首要原因源於經濟壓力,孩子的教育費用太高是造成經濟壓力的主要原因,而婚嫁成本高是造成經濟壓力的第二大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35 歲以上育齡婦女因“年齡大了”而不要二孩的比例顯著增加,這成為她們不要二孩的第二大原因。這個群體主要為70後,他們是呼籲出臺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群體,不過很多人因年齡原因無法再生育。

  數據還顯示,35 歲及以下育齡婦女因為“沒有精力帶孩子”的比例較高,在不想要二孩的原因中排列第三,緊隨其後的原因以此是“有一個孩子就夠了”、“好好培養一個孩子”、“再生會降低生活品質”等。

  如何讓人們生得起也成為全面二孩政策後輿論關注的焦點。宜昌發佈的公開信中提到了一些鼓勵生育二孩的具體措施,如“開展二孩生育全程免費服務;進一步延長産假,建立免費婚檢、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假期制度;合理規劃和配置公共服務資源,擴大嬰幼保育和教育容量;加大醫療保健機構婦産科、兒科服務供給,加強對高齡孕産婦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務指導等。”

  “入托或入幼兒園免費”對激勵生二孩最有效

  在調查中,課題組成員模擬了四個方面的激勵政策,追問沒想好是否需要生二孩和準備不要二孩的受訪者,他們的回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人們的顧慮所在。

  模擬的激勵政策包括:

  第一,“如果對第二個孩子,每個月發放撫養補貼100 元,直到孩子18 周歲,你會再生育嗎?”

  第二,“如果對第二個孩子,由國家提供2000 元的婚嫁保險,你會再生育嗎?”

  第三,“如果對第二個孩子,實行入托或入幼兒園免費,你會再生育嗎?”

  第四,“如果對第二個孩子,直接追加分配一人份的田地和宅基地,你會再生育嗎?”

  調查結果顯示,受到各種政策激勵後,響應政策選擇再生育人群的總比重為44.1%。該比重值具有政策激勵效果的上限意義,即在特定的政策措施之下,育齡婦女響應政策而選擇再生育的比重不會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個方面政策激勵效果的橫向比較中,“入托或入幼兒園免費”的政策激勵效果最為明顯,且明顯高於其他政策試驗的激勵效果。這或許能反映“入學難”的普遍現實。

  調研報告分析,雖然人口還將持續十幾年的慣性正增長,但是由於生育率遠低於更替水準,積累起來的人口負增長慣性已經難以維持社會更替的需要。針對目前調研地點生育水準長期低迷現象,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意識到長期的累積效應必將對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構成巨大的潛在威脅,政策的積極干預已經勢在必行。

  課題組建議,要解決“生得起”的問題,需要建立二孩撫育公共成本分擔機制, 2016 年應基本健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防止生育高峰時期對公共服務産生的壓力風險;到2018 年,優惠性政策對生育行為起到了良好的導向激勵作。

  “如果公共服務不先行、不到位,即使生育政策放開,很多家庭也不敢輕易生育二胎,‘生下來就是給社會添堵、然後在社會受苦’,成為家庭放棄二孩生育行為的重要原因。”調研報告這樣分析。

  課題組建議,未來的政策方向,應對於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最少提高5%-10%左右的財政支援,確保能夠穩定承接開放性人口政策放開的公共負擔。

  (本文主要基於中南財經大學課題組《低生育地區生育政策響應》報告而成)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