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平:以人民為中心,讓百姓有獲得感

2016年09月20日 10:59:23  來源:央視網
字號:    

  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資訊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用網際網路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讓老百姓參與,為老百姓服務,是我國網際網路和資訊化發展的鮮明特色。

  網際網路在中國擁有數量巨大的用戶群。人口眾多這個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著眼,謀劃和推進網信事業。

  網際網路的技術進步,深刻地改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就拿網路購物來説,在過去的十年裏,網路交易翻了600多倍。團購、秒殺、拍賣,網路銷售形式五花八門,網路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特別是“網際網路+”行動計劃,與各個行業有機融合,創造出很多的新業態和新的經濟增長模式。這也決定了我國必須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高度,進一步加快網信事業發展。

  中國的網際網路起步不是最早,但發展更快、成就驚人。新技術革命催生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也成就了無數創新奇跡。可以説,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天天與之親密接觸的,是無處不在的網路,無處不在的電腦、手機,無處不在的軟體,無處不在的數據,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

  當然,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和需求相比,我們的網路提供的産品和服務,還有不少差距。正如習總書記所説,要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資訊服務。“三個用”,既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願望,也為網信事業發展提出明確的要求。

  “十三五”規劃對我國網信發展做出精心謀劃,其重要思路就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在未來五年,我國將構建規模龐大的泛在高效的資訊網路,讓老百姓用上速度更快、上網更方便、費用更實惠的網際網路。我國將發展現代網際網路産業體系,夯實應用基礎,加快多領域融合發展。我們將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數據開放共用,促進大數據産業。同時,還要完善國家網路安全體系,切實維護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

  人民群眾是現代化建設的主體。任何事業,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援和參與,就能夠取得成功;任何事業,能使老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就能夠充滿活力。中國的網信事業在過去二十多年裏,正是這樣蓬勃發展起來的。完全有理由期待,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國的網信事業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國平)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