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醫保基金可持續性壓力增大 6地區可支付不足6月

2016年09月19日 06:28: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人社部近日公佈的2015年社保數據顯示,城鎮職工醫保基金運作平穩,基金收入增長速度低於支出增長速度的趨勢得到扭轉,不過,仍有6個地區的統籌基金可支付月數不足6個月。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醫療服務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和醫療費用支出的一路增長,醫保基金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可持續性壓力。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人社部得到的數據顯示,2015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908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3%。其中,統籌基金收入5686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5.8%。2015年基金支出753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2.5%,其中統籌基金支出4654億元,增長11.9%。基金支出增幅略低於收入增幅0.5個百分點。

  這也扭轉了三年來基金收入增長速度低於支出增長速度的傾向。2012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6939億元,支出554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5.3%和25.1%,兩者基本持平。至2013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8248億元,支出680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9%和22.7%,收入增幅開始低於支出增幅。2014年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9687億元,支出813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4%和19.6%,收入增幅明顯低於支出增幅。儘管年初以來關於醫保基金“穿底”的擔憂和退休職工醫保是否繳費的爭論熱度不減,但從2015年數據看,醫保基金當期運作平穩。

  根據《關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意見》,統籌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原則上應控制在6至9個月平均支付水準。累計結余低於3個月平均支付水準的,為結余不足狀態。關於這一指標,2015年統籌基金累計結存6568億元,為當年支出4654億元的1.4倍,也就是説,在收入為零的情況下,可以保障16.8個月的支出。

  同時,各地結存狀況存在明顯差異。《經濟參考報》記者初步統計2015年各省份統籌基金結余情況發現,32個地區全部實現當期基金收大於支,但北京、天津、湖北、重慶、貴州和新疆建設兵團六個地區統籌基金累計結余不足6個月支出,比2014年多出一個地區。其中,天津當年基金支出204億元,累計結存僅18億元;貴州支出97億元,結存29億元。

  但不可否認的是,從長期來看,醫療費用持續增加是大概率事件,但醫保基金收入卻很難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年輕人口比例下降趨勢和老齡化程度加深,導致醫保基金繳納者變少、制度撫養比降低,目前為“三個在職養一個退休”。另一方面,目前醫保覆蓋面已達95%以上,進一步擴面的空間已非常有限,且我國勞動者個人和企業的負擔已然較重,“五險一金”已經超過工資總額的30%左右,提高繳費標準可能性極低。

  社科院此前發佈的《“十三五”中國社會保障發展思路與政策建議》顯示,從長遠看職工醫保基金潛伏著嚴重的支付危機,全國多數地區的職工醫保基金將在2020年前後出現缺口。

  “如果這種態勢繼續發展下去,將會給整個醫療體系的建設帶來很大風險。”有專家表示,隨著基金支出壓力的增大,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尤為迫切。同時要在穩定職工醫保待遇水準的同時,建立有效的機制,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杜絕醫療保障資源的浪費。

  “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要總額預算管理,多種付費方式結合起來。”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會長王東進説:“如果説敞開了花,再多的錢都不夠。病人和醫生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體,因為他自己不花錢,按照經濟學這是最沒有效率的。只有自己花自己的錢,這個效率才會最高。”

  事實上,本輪新醫改把醫療費用控制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擺上了顯要位置。據悉,目前全國85%的統籌地區開展了付費總額控制,並已納入基本醫保定點協議進行管理。超過70%的統籌地區按病種付費,35%的統籌地區按服務單元付費,而24%的統籌地區正進行按人頭付費探索。

  從基金自身層面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各地可通過一些政策措施化解基金“穿底”風險。“一個是通過調節基金。現在醫保都是省級調節,可能有個別地區老齡化特別嚴重,但是通過省級的調節,就能夠防範支付的風險。同時還有戰略儲備基金,如果真是老齡化嚴重,出現了基金支付的困難,我們還有戰略儲備基金,現在也有一萬多個億。”他表示,除此之外,各級財政、各級政府還應該加強預算調控,一旦出現缺口,可以預算來彌補相應的缺口。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