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2016年09月16日 15:23:01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光明網訊( 張紫璇)“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當年紅軍長征穿過的草地就位於今天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瓦切鎮北部日幹喬大沼澤。草地其實是高原濕地,平均海拔3500余米,為泥質沼澤。過去這裡遍佈泥潭,當地牧民放養的牦牛如果不慎在日幹喬走失,就連經驗豐富的老牧人也不敢冒然進去尋找。而這片面積約250萬畝的陸地上的“死亡之海”,卻是紅二、紅四方面軍左路縱隊穿越草地北上的必經之路。9月14日,“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一行來到這裡,儘管剛剛入秋不久,但站在渺無人煙的茫茫草地之間,已感到濃烈的寒意。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80年前,在翻越了雪山後,紅軍正是從這裡開始穿越草地的征程。草地天氣,一日三變,雨雪風雹來去無常,晝夜溫差極大。據紅原縣史志辦工作人員介紹,紅軍過草地時正值雨季,年降水量的90%在此期間注入地表,使本來就行軍不易的草原積水成沼,連綿成片。沼澤地、寒冷的天氣都是致命殺手,加上缺衣少糧,紅軍過草地“九死一生”。張聞天的夫人劉英曾在回憶錄中説:紅軍過草地的犧牲最大,走出草地後,“我覺得是從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間”。而這裡,也成為紅軍長征途中非戰鬥減員最多的地方。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如今,這片蒼茫無際的大草地已成為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標誌性紀念遺址,被列為全國100個經典紅色旅遊開發區之一,也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這裡遇到長征幹部學院重走長征路的40多名學員,他們穿著紅軍軍裝,沿著當年紅二、四方面軍所走過的路,打著旗幟,互相攙扶,向日幹喬沼澤地深處的草原挺進。一名學員告訴:“儘管不少人都出現了心慌、胸悶、呼吸急促的高原反應,但想起當年紅軍戰士在更艱難的環境下,仍然堅持理想和信仰頑強地走下去,就覺得我們一定要把長征精神傳承下去。”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為了讓更多後輩來到此地,緬懷先烈、感受紅色力量、傳承長征精神,這片埋葬無數烈士遺骨的大草地也越來越受到保護。2011年,國家投資3045萬元,啟動實施了日幹喬生態濕地恢復工程,恢復濕地近8萬畝,並建成了濕地公園。黑項鶴、白鸛、金雕等80余種鳥類和白臀鹿、藏原羚、藏狐等10余種獸類開始在此棲息生活。這片記錄著血淚過往和堅定信仰的蒼茫草地,正在以新的面貌講述著那些令人動容和熱血澎湃的紅軍故事,也在以生態和諧的新旅遊景觀助力當地的經濟發展。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距離日幹喬大沼澤不遠處的瓦切鎮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這裡地處高寒牧區,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過去主要靠傳統畜牧養殖業,結構單一,産值較低,貧困就成了當地的代名詞。為了扶持當地經濟,國家結合瓦切産業發展實際,把現代草原畜牧業確定為扶貧主打産業,以瓦切唐日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為重點,調整畜群和畜種結構,推進人工、半人工草場、暖棚等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協會+牧戶”的畜牧産業發展模式,增加牧民收入。並將每年集體經濟盈利部分,支援當年未脫貧和可能返貧的貧困戶解決就醫、入學等問題。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曾經搭滿帳篷的大草原如今也建起乾淨、整潔、舒適的新居。得益於牧民定居行動、“9+3”免費教育計劃和衛生事業發展計劃的藏區三大民生工程,當地牧民開始從遊牧走向定居。瓦切鎮也從單一的畜牧業,逐漸發展成有特色養殖、旅遊與種植業的多元化産業鏈。尤其是依託當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草原濕地風光,在政府的引導下,切鎮牧民發展了藏區特色精品旅遊業,建起了牧家樂。“居住條件好,也能留得住客人,每年旅遊收入能有9萬多。”瓦切鎮德香村牧民致富帶頭人班瑪俄熱介紹説。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在瓦切牧民新村,平坦寬闊的道路兩旁,新建的定居房錯落有致。牧戶定居住房配套建設了廚房、衛生間,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所有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定居房屋既體現了高原藏民族特色,又滿足了群眾生活需求。據悉,瓦切鎮新牧區綜合體規劃是利用自然生態和人工塑造來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牧區氛圍,打造以旅遊、商貿、居住等為一體的川西北草地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安多藏文化旅遊、黃河生態魚美食旅遊集鎮,使之成為新時期的新牧區典範。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對於瓦切鎮居民而言,扶貧脫困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漁”。當地政府為切實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組織全鎮169戶貧困戶開展畜牧生産技術指導培訓、餐飲技能培訓等專業技能培訓,其中4人通過餐飲培訓推薦到轄區內的餐館、牧家樂務工,實現每人平均增收10000元/年。而瓦切鎮日幹村貧困戶尼瑪俄熱經過培訓,成為了一名建築工人,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了村裏一大批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如今再談起自己的生活,尼瑪俄熱欣慰地説:“政府給引了好路子,我靠自己的雙手會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網路媒體走轉改】昔日長征艱險地 開出藏地“幸福花”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