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天宮二號中秋之夜赴太空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2016年09月16日 08:34:4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天宮二號中秋之夜赴太空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酒泉9月15日電(記者李國利、王婷)9月15日22時04分,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在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的托舉下奔赴太空。

  明月清輝,西北戈壁的中秋,夜色宜人。乳白色的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依偎著湖藍色的發射塔架,靜靜等待又一個激動人心時刻的來臨。

  這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實施以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的第12次飛行。

  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以來,中國航太人一步步向空間站時代邁進。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啟動時便定下的目標。

  “30分鐘準備!”零號指揮員王洪志的聲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上空響起。

  王洪志是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發射場系統的第5位零號指揮員。5年前的那個秋天,正是在他前任的密碼聲中,天宮一號開啟了太空之旅。

  天宮二號是天宮一號的備份産品,同樣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重8.6噸。

  “天宮二號與天宮一號的使命任務有所不同。”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説,“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天宮二號的任務包括接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完成航太員中期駐留;接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訪問,考核驗證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開展航太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等試驗。

  “發射天宮二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中國空間站的建造進行關鍵技術驗證。”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説。

  皓月長空,星光點點。發射場又一次響起王洪志的聲音:“5、4、3、2、1,點火!”

  22時04分,長征二號F T2火箭噴涌著橘紅色的尾焰徐徐上升,給這個月圓之夜,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靚色。

  22時24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發射成功。

  按照計劃,天宮二號將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軌道高度,分別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神舟十一號將於10月中旬發射,天舟一號則在明年上半年升空。

  “這與中國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武平説。此前的載人飛行和交會對接任務,都是在距地面343公里的軌道高度上展開的。

  “天宮二號發射是載人航太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的核心任務之一。”周建平説,“空間實驗室任務完成後,我國將開始建造中國空間站。”

  2016年的中秋之夜,中國向空間站時代大步邁進……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