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十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新起點上肩負新使命

2016年09月13日 13:22:3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丹桂飄香,綠城盛會。9月11日至14日,第十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和東盟10國政府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際性展會,商務與投資峰會則匯聚了11國商界的聲音與共識。博覽會常辦常新,專業性、國際化、影響力與日俱增,日益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發展的服務平臺、中國—東盟合作的有效公共平臺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的核心平臺。

  自2004年以來,中國—東盟博覽會緊扣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建成和升級各階段進程,助推中國—東盟合作不斷從貨物貿易、投資、服務貿易向國際産能合作、跨國園區建設、跨境金融創新、通關便利化、人文交流等領域延伸,形成集政治、外交、經貿、人文于一體的合作新模式。前12屆博覽會,共有59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25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共52萬名客商、2.5萬家企業、100多家商協會、126個“魅力之城”參會。通過博覽會,中國—東盟合作的內涵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寬、水準不斷提高。像廣西這樣的相關省份借力博覽會走進東盟、走向世界,從相對閉塞的西南邊陲一躍成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成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博覽會不僅是中國與東盟的盛會,也是面向全球的盛會。在立足服務中國—東盟“10+1”的同時,煥發出強大的感召力,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釋放出獨特的吸引力。博覽會將服務區域向“10+6”拓展,並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例如,2014年,為促進中國—東盟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交流合作,博覽會推出特邀貴賓國機制,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先後出任特邀貴賓國。又如,為呼應“一帶一路”建設大潮,博覽會創新辦會模式,從2015年開始到東盟國家巡展,在泰國、印尼、越南海外展收穫碩果的同時,也將博覽會推向了新的高度。

  今年的博覽會緊緊圍繞“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築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聚焦構建互利合作網路、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據了解,本次博覽會新增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總展位達到5800個,東盟10國和區域外企業展覽面積較去年增加28.6%,印度、巴基斯坦、哈薩克、阿聯酋等“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的60多家企業踴躍參展,華為、國家電力、阿里巴巴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集體亮相展會,“第二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論壇”等特色活動將重點推動與鋼鐵、鐵路、電力、有色金屬、建材、工程機械等優勢産能現場對接。所有這些均將進一步發揮其匯聚中國—東盟多領域合作共識的平臺、集中展示合作成果的窗口、傳遞合作正能量的重要載體功能,更將為與會各國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形成廣泛共識、促進睦鄰友好、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提供重要成果。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也是東盟共同體建成啟動之年。加深國際産能合作、推進周邊互聯互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新起點、新征程,因而今年的博覽會將更好地肩負起新使命、把握新契機、展示新面貌、創造新價值,為地區乃至全球經濟作出新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田原)

   相關專題:第十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