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老外談G20】中國將在世界經濟穩定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

2016年09月06日 20:46:16  來源:中國網
字號:    

  9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會上致辭時表示,“希望杭州峰會能夠在以往的基礎上,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G20是21世紀世界經濟管理不可或缺的框架組織。如果沒有G20,發達國家甚至有可能再次上演20世紀30年代那種劇烈的貶值競爭。雖然G20不是萬能的,但在G20峰會上確立經濟政策的行動準則,本身就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經濟大國中國發揮自己的領導能力,並協調G20各國共同為世界經濟發展採取行動,也自然成為世界各國的期盼。

  在穩定金融市場方面,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今年7月發表的《成都會議聯合公報》中,重申一直以來的匯率承諾,包括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的穩定、避免競爭性貶值、不以競爭目的來盯住匯率等。

  但是,現實中各國往往會將G20上的崇高目標拋諸腦後,只推行對本國有利的匯率政策。2012年,尚未開始第二任首相任期的安倍晉三針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問題,曾表示要通過量化寬鬆政策來糾正日元升值。第二年3月,日本銀行剛開始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日元就出現急劇貶值。2015年1月,歐洲中央銀行決定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後,歐元也出現貶值。美日歐的量化寬鬆提供的大量資本流動到境外,導致匯率波動幅度不斷擴大。這些資本還流通到亞洲各國,給該地區經濟穩定帶來重大隱患。

  量化寬鬆政策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提升物價、活躍經濟的效果,相反,資本移動反而增加了匯率波動的幅度。為穩定國際貨幣形勢,我們需要通過協調金融政策來抑制資本的過度流動。但是,恐怕發達國家都不會主動討論協調金融政策。筆者一直認為,迫切需要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國應該與G20的新型工業國共同推動協調金融政策,使國際貨幣形勢趨於穩定,這將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一個好環境。

  在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方面,在G20時代,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本國的經濟管理有著特殊的意義。大國經濟管理的成敗左右著世界貨幣形勢是否穩定、經濟增長模式是否健全。中國為了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就需要平穩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即從外需主導轉向內需主導,從投資主導轉向消費主導。中國能否成功轉型,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這已不僅僅是中國國內的目標,也會給世界經濟穩定和增長帶來巨大的影響。

  石田護(石田護),日本,伊藤忠商事理事、吉林大學中日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原文連結:杭州G20サミット:世界経済の安定成長へ中國への期待)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