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三沙書記:南海一大批島礁已綠樹成蔭、雞鴨成群

2016年09月06日 11:22:45  來源:南海網
字號:    

  原標題:《中國雙擁》雜誌刊發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署名文章讓雙擁之花盛開在“祖宗海”上

  本網訊 《中國雙擁》雜誌2016年第8期聚焦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刊發了一系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專題報道,其中,以署名文章的方式刊登了市委書記、市長肖傑在全國雙擁模範代表座談會上的發言《讓雙擁之花盛開在“祖宗海”上》。(文/王蓓蓓)

  全文如下:

  讓雙擁之花盛開在“祖宗海”上

  海南省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

  海南省三沙市首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的光榮稱號,這是三沙軍民的無上光榮和驕傲。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的重要講話,我們深受鼓舞,無比振奮。講話為三沙軍民做好新時期雙擁工作指明瞭方向,我們一定深刻領會、貫徹落實。

  開展雙擁共建,促進軍民融合,是三沙軍政軍民的使命所在,是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政治要求,是三沙維權建設和軍民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三沙市成立四年來,市委、市政府、警備區牢記使命、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全市各項工作穩步前進,軍政軍民團結堅如磐石。

  三沙是一個“兵”市,要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設市伊始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真心付出、真情投入、真力踐行,軍政軍民一條心,共築南海鋼鐵長城。

  一、積極探索建立“五位一體”的海上維權機制,在南海維權中發揮積極作用。近年來,累計巡航324艘次,航程4.6 萬海裏,發現驅趕侵權漁船隻370多艘(次)。成功處置複雜的南海維權事件,建設軍警民聯防指揮中心。結合居委會辦公場所、居民文化活動場所、避風避難場所等在島礁上建設民兵哨所,永興島、趙述島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晉卿島、甘泉島正在加快建設。並在9個島礁和漁船上建立了民兵國旗班,定期舉行升旗儀式,使國旗、黨旗在浩瀚的南海上高高飄揚。

  二、積極開展島礁建設,極大改善島礁軍民生活和交通條件。一大批島礁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機場、碼頭相繼開通,軍民共同植樹綠化,部分已經綠樹成蔭、雞鴨成群,建成“三沙一號”大型交通補給船,極大地改善了西、南沙島礁生活條件和交通保障條件。

  三、真心、真情為官兵服好務。三沙管轄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條件十分特殊,每逢春節、中秋等節日,都包機、租輪船讓軍屬等上島與親人團聚。每逢八一等節日,市委、市政府領導都冒著“風加浪”“暈加曬”,赴南沙、下小島,顛簸在茫茫大海上,走部隊,進軍營,為駐島部隊官兵送溫暖。為300多名隨軍未就業家屬發放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補貼,部隊官兵乘坐交通補給船、包機等都實行免費、優先。在清瀾港開通雙擁大巴接送官兵。在編制緊張的情況下,接收安排轉業幹部,併發揮他們的作用,現在三沙的重要領導崗位大多是轉業幹部。官兵子女考上大學,市政府給予6000元獎勵。積極協調兄弟市縣幫助隨軍家屬落戶,子女上學、就醫、中考加分等。每年開展“雙擁十大工程”,在島礁建起了冷庫、蔬菜大棚、哨兵商場、理髮店、運動場等,累計投入10億多元,改善了軍民工作、生活條件,豐富了軍民的業餘生活。官兵們都説,三沙市為部隊官兵辦實事、辦好事,辦到了心坎裏。

  四、官兵把三沙當故鄉,擁政愛民樂守天涯。三沙警備區主動協調軍地軍民關係,積極組織民兵訓練和專項維權。西沙水警區等海軍部隊組織開展擁護、愛護、守護三沙的活動,“雷鋒班”不分晝夜服務,得到島上軍民的稱讚;南沙巡防區積極為漁民的生産作業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公安邊防、海警、武警等官兵積極參與維權建設和基層組織管理。駐市部隊積極參與抗風搶險、應急救援。2013年超強颱風“蝴蝶”造成廣東漁民在西沙永樂群島遇險,三沙軍民在漆黑的夜晚,冒著狂風巨浪,聯手展開大救援,共出動飛機112架次、船隻200多艘次,救起漁民41名,部隊官兵送衣送飯送溫暖,譜寫了一曲魚水情深的讚歌。漁民感動地説:“是三沙救了我們,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