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30個海綿城市試點19城出現內澇 試點失敗了?

2016年09月06日 08:29:44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6年第35期)

  近些年來,我國諸多大中城市頻繁發生嚴重的城市內澇災害,2000年以來,平均每年發生200多起不同程度的城市內澇災害。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公佈的數據稱,截至7月13日,今年全國有28省(區、市)1508縣遭受洪澇災害,因災死亡237人、失蹤93人,直接經濟損失約1469.80億元。

  即便承擔著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重任的一些試點海綿城市,也未能倖免。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全國30個海綿城市試點中,有19個城市出現內澇(見表1)。 難道海綿城市在防治內澇方面沒有見成效?

  兩年30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去年,我國以試點的方式正式啟動全國性的海綿城市建設。

  2015年4月,在由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聯合開展的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評審中,根據競爭性評審得分,濟南、武漢、廈門、鶴壁等排名在前的16座城市最終勝出,進入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範圍,先行獲得國家財政億元支援,探路海綿城市建設。

  一年之後,同樣在4月,在經過嚴格的競爭性評審之後,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佈,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14座城市入圍。至此,全國已有30座城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國家試點。

  國家先後公佈兩批中央財政支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重點是要解決城市建設中的水環境、水生態和內澇問題。但是,目前效果還不能令人滿意。

  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不完全統計,第一批試點的16個海綿城市中有10個發生內澇;第二批試點的14個海綿城市中有9個發生內澇。總體計算,目前已納入試點的30個城市中,共有19個城市發生內澇,佔比63%。這其中包括北京、天津、重慶等直轄市,還包括福州、武漢、濟南、南寧等多個省會城市。

  海綿城市已經試點一年,為什麼在防治內澇方面仍沒有見到成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