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老外談G20】中國將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扮演領導角色

2016年09月05日 21:36:51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上發表的歡迎辭充分説明中國正在穩步強化新角色,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他明確指出,像G20這樣影響力巨大的組織絕不能成為“清淡館”,磋商必須落實為共識,共識必須落實為行動。

  這是外交界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在筆者20年外交生涯中,聯合公報往往被視為行動計劃的替代品,其措辭力求避免衝突,而不是為繼續向前推進打下基礎。習主席認為這種做法已不合時宜,並做好充分準備公開闡明自己的觀點。暖心言語、相互恭維、盲目樂觀已不足以應對當前世界經濟的需求。

  習主席認為,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關鍵當口”。需求持續疲軟,國際貿易和投資下挫,金融市場震蕩且風險不可控,而眼下也沒有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誠如習主席所言,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這一觀點完全契合中國國內的經濟計劃,而且他也有可能會把中國方案拿出來供世界各國共用。鋻於中國在應對增長放緩時的優異表現,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那麼,習主席建議的G20行動計劃是什麼樣的呢?秉承中國人一貫井井有條的風格,他提出了五點主張:

  第一,G20成員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而非互相搶佔先機追尋短期優勢)。

  第二,G20成員國應該鼓勵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合作,挖掘互利互惠的增長動能。

  第三,G20成員國應該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

  第四,世界主要經濟體應努力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與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聚焦貿易型基礎設施建設有異曲同工之妙,並説明全球貿易融資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五,各方應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

  鋻於中美兩國已經批准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最後一點建議就顯得格外重要。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硬性要求與謀求工業發展並趕上發達國家發展步伐的合理訴求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在這一點上,中國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不但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還致力於推動全社會的均衡發展,避免社會不平等的出現。

  習主席建議的另一重點是,當經濟大國陷入蕭條時,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當主動提升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

  在杭州峰會期間,習主席和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進行了非正式會晤,顯示出這些國家的特殊地位。發展中國家對保護主義抱有深深的憂慮,這一點無可厚非,因為在經濟不穩定時期,很多國家即便明知不應採取這種手段,也還是難免走上這條道路。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要在規則框架下建設和維護包容型、開放型世界經濟,確保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獲得平等的機會。他還呼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繼續推進治理改革,保證各國能夠獲得充分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中國不可能單槍匹馬拯救世界。但是,習主席的講話充分證明中國在重新崛起的過程中,努力承擔了相應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發展貢獻力量。這也表明,不論是面對國內問題還是國際問題,習主席都是一個勇於擔當、不畏困難的人。

  蒂姆柯拉德(Tim Collard)英國,前英國駐華大使館政治官員,國際政治評論員

  (原文連結:China assumes leading role in global economic management)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