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安徽戰略性新興産業:撬動跨越發展的新“杠桿”

2016年09月02日 17:17:59  來源:安徽網路廣播電視臺
字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關鍵。今年以來,安徽省堅持扶優扶強、聚焦突破、錯位發展等原則,大力加強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著力破解技術創新、産業配套等“卡脖子”難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整體呈現出集聚效果顯著、規模快速做大、實力持續增強的良好態勢。

  合肥市民高明在前幾天的新能源車展上,看中了江淮汽車新推出的國內首款純電動SUV。雖然對車輛外觀、續駛里程以及價格等都很滿意,但最終購買他還是心存顧慮。

  合肥市民高明:最大的顧慮就是充電難,快充樁它那個佈局不是那麼密集,總量也不多。

  事實上,高明的顧慮正是眼下政府重點破題的方向。截至目前,安徽省已經建設了100座電動汽車充電站、1萬5千個充電樁,數量居全國領先。最近,省裏又在謀篇佈局,通過整合主管部門、新能源車企、電力研究院、電網公司以及智慧服務單位等多方力量,共同發力,預計到2020年,將在全省範圍內建成500座充電站、18萬個充電樁。

  安徽省能源局總工程師程進軍表示:“大家的優勢都集中到一起,形成一個拳頭,這樣的措施就是能夠做到非常地精準。”

  從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緩解充電難,到加快項目集聚完善産業配套,再到加強協同創新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安徽新能源汽車産業在突破一個個制約發展“瓶頸”的過程中,不斷提檔加速,實現跨越發展。

  眼下,在合肥、蕪湖新能源汽車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已經聚集了約150家核心企業。今年前7個月,全省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都達到2萬輛以上,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其中一半是由領軍企業江淮汽車完成的。

  安徽省經信委裝備工業處副處長盧偉:“安徽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啟動早、走得穩,從整車到電池到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推廣,(都)處於國內領先。”

  為了把新能源汽車、整合電路、智慧語音、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培育成主導産業,今年安徽省進一步強化了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的建設。上半年,全省首批14個基地在建項目超過900個,完成投資500多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在此基礎上,前不久,省裏第二批又批准設立了大數據、創意文化等8個集聚發展基地和2個試驗基地,並創新提出了“三重一創”工作推進新思路,加快建設一批重大基地、紮實推進一批重大工程、積極培育一批重大專項、努力形成創新型現代産業體系,為經濟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發展匯聚更多新動能。

  安徽省發改委産業協調處處長徐志:“這也是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對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認識的再深化、再提高,立足我們現有的技術和産業基礎,瞄準我們已經有突破的前沿、未來新興産業的發展(方向),我們要投入資源,要加大突破。”

  就在近期,剛剛升級為全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試驗基地的蕪湖通用航空産業基地,將迎來一個新的節點。基地內的龍頭企業之一--中電科鑽石飛機公司組裝的第一架飛機就要試飛。伴隨著通用航空産業基地的建設,現在,已經有發動機、螺旋槳等30多個重點配套項目在這裡落戶,飛機零部件國産化正在加快由夢想變成現實。

  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公司高級工程師何建新:“這些企業的入駐將為我們國産化提供基礎,試飛的成功,意味著我們公司將完全掌握了整個DSI飛機的生産全過程。”

  依託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引導項目、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加快匯聚,安徽省産業結構和增長動能正在加快轉換。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共有企業2938家,累計實現産值5487.7億元,同比增長16.3%,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高9.3個百分點,産值佔比也由去年同期的21.2%快速提高到了23%。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安徽以“兩新”作為突破口,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很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在國內也是比較有益的創舉。現在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的培育和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和很好的撬動的杠桿。”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