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中國在G20前定了三個“小目標”

2016年09月02日 16:08:33  來源:網路新聞聯播
字號:    

  還有幾天,G20峰會即將在杭州拉開帷幕。

  自2008年以來,G20峰會被視為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共商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臺”。在當前世界經濟讓人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更多期待的目光落在中國,落在這次杭州G20峰會上。

  這種期待,與中國作為主席國在峰會中扮演重要角色有關,更與中國近年來的發展成績密切相關。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什麼,未來將扮演何種角色,再次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刻,中國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條新路

  首先,中國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刻,承擔了穩定增長的重任。

  自2008年國際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各自採取了相應的財政、貨幣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市場和扭轉經濟頹勢的作用,但全球經濟並沒有擺脫低增長的困境。與此同時,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目前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25%以上,相當於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

  除了在數據上為世界打了一劑強心針,中國還用自身的探索和改革實踐,為全球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的“藥方”、帶來新的經驗和智慧。從轉方式、調結構到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深化簡政放權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通過實踐而不是口號證明給世界,只有著力解決經濟中的深層次和中長期問題,經濟方能行穩致遠。

  中國的轉型成績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中國正進入增速放緩但更加平衡和可持續的增長軌道。”世界銀行7月初發佈的報告,顯示出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的信心。正如許多經濟學人士所説,中國以自身的努力和定力,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與“壓艙石”。

  中國沒有獨善其身,正推動各國間合作不斷升溫

  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沒有獨善其身,而是將促進全球互利共贏的責任挑在肩頭。

  在國際合作中,中國“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的主張,“和而不同”、“互利共贏”的理念逐漸為大多數國家所認同。中國也一直積極承擔著負責任的大國的責任,通過推進各國經濟全方位互聯互通和良性互動,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不平衡現象,使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

  不論是“一帶一路”構想的實施,還是牽頭成立亞投行和金磚銀行,人民幣加入SDR,倡導多邊貿易體制,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減貧、農業、基礎設施、生態保護、醫療、環境、教育等領域支援……中國的一舉一動,都貫穿著這種合作共贏的理念,適應大多數國家需要。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援“一帶一路”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逐步落地。實實在在的經濟合作,一磚一瓦的互惠共贏,為中國的夥伴們帶來了看得見的機遇。這些中國理念帶來的變化,終將有助於讓人們重拾對世界經濟的信心。

  中國明確對貿易保護主義説“不”:打開窗子新鮮空氣才能進來

  除了力推“大家一起發展”外,中國一直致力於倡導貿易便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日趨嚴重,經貿規則制定出現政治化、碎片化苗頭的當下收穫了不少掌聲。

  WTO數據顯示,G20成員2008年以來共採取1583項貿易限制措施。僅2015年10月中旬到2016年5月中旬,G20經濟體就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相當於每月有近21項新措施出臺。按正常邏輯,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本應是大力推進自由貿易的理由,但在當下,自由貿易成為經濟表現不佳的犧牲品。對此,德國總理默克爾曾憂慮指出,世界經濟的最大風險就是貿易保護主義。

  為倡導包容發展,中國曾多次在國際場合發出反貿易保護主義的聲音。在2013年的聖彼得堡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打開窗子,才能實現空氣對流,新鮮空氣才能進來。搞保護主義和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損人不利己。”在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G20峰會上,習近平則表示,“我們應該確保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對多邊貿易體制形成有益補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礙。”

  可想而知,G20杭州峰會拉開帷幕後,中國還將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方面釋放出更大的能量。轉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