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G20峰會將見證中國領導力

2017年01月13日 10:2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9月4日至5日,作為G20峰會的主席國,中國將化身為超級世界外交大舞臺。全球主要經濟體和重要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將齊聚杭州,在這裡展開一場巔峰對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一直積極參與G20活動。現在G20峰會來到中國,國際社會希望聽到中國的聲音、看到中國的方案,而中國也將以嶄新的風貌、昂揚的姿態、飽滿的激情和勃發的精神,展現領導力。

  首先,杭州峰會鎖定創新主題。今年的G20峰會面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是合作共贏,還是零和博弈?是同舟共濟,還是同舟共“擠”?作為東道主,中國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確立以 “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並圍繞“加強政策協調、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等重點議題展開討論。可見,“創新”成為這一次峰會最耀眼的標識。這與當下中國努力打造創新型國家的理念一脈相承。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創新思維,走合作共贏、同舟共濟之路,才能找到世界經濟難題的破解之道。

  其次,杭州峰會高舉發展大旗。填補發展鴻溝是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的必由之路。今年G20峰會在發展議題上創造了兩個第一: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圍繞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系統性行動計劃。此次峰會還創造了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度最高的紀錄。查德是非洲聯盟的輪值主席國,塞內加爾是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寮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輪值主席國,泰國則是七十七國集國輪值主席國。而埃及與哈薩克是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方邀請這些嘉賓國出席G20峰會,共商全球經濟治理大事,讓廣大發展中國家直接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高端對話,也讓G20更接地氣,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在現行全球經濟治理架構中爭取更大發言權。

  第三,杭州峰會傳遞中國信心。當前世界經濟整體低迷,讓人憂心忡忡甚至有些悲觀。金融危機已經過去8年,但硝煙仿佛還未散盡,望眼欲穿的強勁復蘇仍遙遙無期。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的分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以及地緣政治的紛擾,都在侵蝕人們的信心。中國接棒今年G20峰會的獨特優勢十分明顯,即中國是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還有30多年改革開放的鮮活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從而將中國方案轉化為國際方案,為世界經濟增長增添活力。中國認為當前世界經濟的病灶需要標本兼治。金融危機襲來之時,各國均以“西醫手術”來應對,採取強刺激或量化寬鬆政策,後遺症明顯;現在則需要“中醫調理”,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治本。這一思路有助於推動G20的轉型。

  總之,G20是國際最繁忙的多邊外交季,杭州峰會則是中國今年含金量最高的主場外交。各國領導人無論是開展多邊對話,還是進行雙邊會晤,或是握手寒暄,都將成為歷史的精彩瞬間,牽動全球的目光。

  (阮宗澤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