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水果鋪就小康路 “甜蜜産業”富農家

2017年01月13日 10:28:01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菖蒲塘村的葡萄已經成熟

  (萬麗君) “來來來,嘗嘗我們村裏的紅心獼猴桃和葡萄,汁多味甜。”看到記者,湖南省鳳凰縣菖蒲塘村黨支部書記王安全熱情招呼大家品嘗。種類豐富的水果,不僅好吃,現在還是當地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有女莫嫁菖蒲塘,塘上只長菖蒲草”,菖蒲塘村曾經以“窮”聞名。全村906人,每人平均只有半畝水田、一畝多旱土,村民主要靠稻子、玉米維持生計,年每人平均純收入才60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

  窮則思變。為擺脫貧困,菖蒲塘村開始嘗試引進獼猴桃、柑橘、蜜柚等水果産業,試種成功後立即推廣,經過不斷改良,市場被一步步打開。

  為拓寬銷售渠道,菖蒲塘村利用“網際網路+農村産業發展”模式,與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合作,創辦自己的水果品牌。2015年,僅蜜柚就在網上銷售近30萬斤,還創新性的製造了蜂蜜柚子茶等衍生産品。

  眼看著村裏的水果産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回到家鄉種植水果,朱友軍就是其中一位。

  2000年,在浙江打工的朱友軍回到家鄉種植了7畝紅心獼猴桃、7畝蜜柚,還在外村租了5畝田地進行水果育苗,農閒時就做點竹筒、葫蘆加工。

  “按每公斤10元的收購價,7畝獼猴桃能賺10萬多。”算了算去年的收入,朱友軍笑得合不攏嘴,“加起來有二三十萬元,比原來在外做車工每月工資3000元可要強多了。”

  通過水果的“甜蜜”産業開發,目前菖蒲塘村水果種植面積達3745畝,年産水果1300萬斤,農業生産總值3500萬元,農民純收入7000元,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真正走上了小康之路。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