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京滬周邊城市落戶政策趨緊 部分已提積分落戶

2016年08月29日 05:54:5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北京市副市長李士祥8月26日公開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全市常住人口總量2182.1萬人,雖然比去年同期減少18.1萬人,但和年終目標相比,任務還很艱巨,全市人口總量已超出2177萬人的調控目標。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在北上廣深積分落戶政策均已出臺並且將與人口調控銜接平衡的情況下,北京、上海周邊部分城市的落戶政策也日趨嚴格,有的城市甚至也提出積分落戶制度。

  記者梳理各省戶籍改革意見發現,大部分省區市此前已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基本沒有門檻。只要有意願、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在小城市哪怕是租房子都可以落戶。

  但隨著北京、上海以及周邊房價在今年迅速上漲,京滬周邊城市及小城鎮的落戶政策明顯嚴格不少。根據今年一季度印發的《河北省居住證實施辦法(試行)》,北 京周邊的三河市、涿州市市區及下轄建制鎮,香河縣、固安縣、懷來縣政府駐地鎮及其他建制鎮等,可根據實際,綜合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參加社會保險 年限等因素,合理確定落戶條件。其中特別明確提出,“城鎮綜合承載壓力大的,可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居住證積分落戶制度”。

  儘管有開發商仍在忽悠購房者“在燕郊買房就能落戶”,但實際上,從今年4月10日起,緊鄰北京的河北省三河市的落戶政策已全面收緊。《三河市促進房地産業 平穩健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購買商品住宅且在三河市繳交三年社會養老保險的外地人,准許遷入三河市戶籍。 這一政策意味著,原先在燕郊買套房馬上就能落戶已成為過去時。

  緊挨上海的蘇州,今年年初也出臺實施了《蘇州市流動人口積分管理辦法》,外來人口如果想落戶蘇州需要首先申請參加流動人口積分。蘇州每年將根據公共資源的實際情況,安排一定數量的流動人口遷入戶籍。

  這一新變化,一方面來自於京滬以及周邊房價暴漲。去年以來,北京、上海房價持續上漲,讓不少“北漂”“滬漂”選擇在三河燕郊、昆山花橋等環京、環滬地區購 房。北京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2015年8月北京通州出臺最嚴格限購後,很多資金外溢,開始炒作環北京樓市,導致當地房價暴漲。記者統計,河北 燕郊的房價已經從2010年前後的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最高上漲至每平方米20000元以上。

  另一方面,房價猛漲,人口劇增也給當地帶來了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上的巨大負擔。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如火如荼之際,由於大部分住在燕郊的居民都在北京上班,潮汐式往返于北京和燕郊之間的人流有增無減,每天多條進出京道路均“車滿為患”。

  在這種情況下,區域內房地産市場快速上漲、社會公共服務資源仍然稀缺、大量工作機會集中于大城市中心區等因素,將致使城市病向都市圈內其他城市蔓延,所以才有了京滬周邊城市落戶政策收緊的新現象。

  而在這背後,這些城市與北京、上海聯繫也日益緊密。記者在上海周邊城市採訪時,每次都能聽到當地與上海的“血肉聯繫”,有的江浙公務員最愛看的電視臺是東 方衛視;有不少江浙群眾呼籲上海的軌道交通和市域鐵路能早日從上海延伸出來;還有不少江浙官員希望上海的“十三五”規劃能留些口子,方便鄰縣進行對接。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