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016年08月28日 10:06:1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在中國科學院這支科研國家隊,從來不乏前沿科技的攀登者。科研工作者不僅在基礎科研領域“顯山露水”,也越來越多地在經濟和民生需求中體現價值,“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是在今年5月“科技三會”召開以來的一種新業態。

   發了什麼與做了什麼

  中科院院士方精雲是國內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生態學以及生物多樣性等研究的“科學達人”,僅在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就超過200篇。

  然而,方精雲明確告訴記者,他不贊成“國內大學和研究機構Nature Index(自然指數)排全球第幾”之類的説法:“大家不分領域地只想著發表SCI論文,被國外的評價指標牽著走,看不到國家的發展需求並研究解決問題,這是非常可怕的,會把中國的科技發展引入歧途。”

  即使是在做基礎研究的時候,方精雲也重視實地考察和洞悉國情。他曾通過野外觀測和數據整合,建立起第一個國家尺度的陸地碳迴圈模式。他帶領團隊開展的碳排放研究,為國家節能減排和參加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提供了有力的諮詢報告。

  2010年調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後,他按照基礎研究、應用研發和科技基礎性工作的不同性質,在所內重新進行科研分類,制定三種評估辦法,引導每個人做自己最應該做的事,不以SCI論英雄。特別是在應用型人才的評價上淡化論文標準,鼓勵大家積極解決國家和社會需求中的科技問題。

  原有格局被打破後,基礎科研更有保證,應用研髮型科研也風生水起。如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的雜交構樹,經濟和生態價值突出,在全國20多個省區試驗示範;植物工廠項目剛剛開始就産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僅僅5年,原來研究所每年五六百萬元的科研效益,一舉躍升至每年四五千萬元。

  方精雲還帶領研究團隊,將長時間草地生態研究的成果,經廣泛調研、分析梳理為建設“生態草牧業試驗區”的構想,被吸收進中央有關文件。記者實地看到,該試驗區已經在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落地生根,吸引中科院各地22個研究所踴躍參與。

  “什麼時候大家推介自己或別人時,不只是説‘發了什麼’文章,而是説‘做了什麼’,才是回到科研的本質了。”方精雲説。

   兩張皮和一條線

  王慧是中科院百人計劃引進的醫學、理學博士。歸國10年,她幹得可謂精彩漂亮:在進入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後,她因腫瘤預防等研究獲得第十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她還在國家營養與食品安全領域連連出彩,主持完成多個國家項目,實現技術轉化;主持參與修訂多項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

  “我很清楚自己趕上了國家發展的好時候,回國10年,我和我的團隊一手撰發‘高影響因子’的論文取得國際話語權,一手抓‘高影響因子社會影響’——服務國家需要,讓科技成果落地。”王慧樂呵呵地説。

  她的創新團隊目前已有30多人。她主持研發的20余項優質抗體/快速檢驗技術不少已成功轉讓,服務民生。

  “以前機制不通暢,科研成果只能以‘許可’的方式轉讓,企業得不到專利所有權,事業單位也因沒有可操作的機制而謹小慎微……”王慧坦言。

  “去年10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出臺之後呢?”記者問。

  “最大的變化是落地速度明顯加快了,前兩三年談不成的專利項目,這幾個月我們一口氣談成4個,第一筆轉讓費這兩天剛好到,按新法規可用相當比例激勵和發展研發團隊。”王慧説,目前找到府來的企業已讓他們應接不暇。

  “科研和産業兩張皮在向一起靠攏。‘兩張皮’靠成有機的‘一條線’就更好了。”她認為,應建立完善的人才互換、互派機制,例如保護科學家適當到落地企業兼職和輪崗等,會讓原創性科研更靠近現實生産力。

  “原創性科研決定你跟跑、並跑還是領跑。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團隊不僅在提速,還有可能會爆發。”這位女科學家信心滿滿。

   青蘋果變紅蘋果

  “我一個早上接到4個電話,都是關於轉讓技術的。”仲乃琴告訴記者。幾天前,記者剛和她在呼倫貝爾分手,現在,又見她從英國開會回到北京,忙成了“空中飛人”。

  然而,幾年前她完全不是這個狀態。仲乃琴是搞應用研究出身的,從甘肅農科院調進中科院十幾年了,在微生物所那些“高冷”的實驗室裏,她總感到自己很“邊緣”。

  2011年,她被中科院的一個合作示範項目喚醒,得到重拾馬鈴薯綠色豐産技術的研發機會。原來的研究儲備讓她如魚得水,又受單位改革和國家政策新規兩個方面的鼓舞,新成果不斷涌出,特別是在化肥高效利用及替代技術方面。

  2015年馬鈴薯減肥增效技術在內蒙古商都縣示範了1000畝,在減少化肥10%的情況下,還增産28%,當地政府和農戶高興壞了,2016年示範面積擴大了10倍。目前,這項技術已在4個省市示範30余萬畝,實現了高效、生態安全等可持續目標。

  包括這項技術,她和團隊研發的3項技術接連實現産業化。

  在此期間,仲乃琴“破例”在工程技術系列評上了正研職稱。“體制改革給了我們更寬鬆的研發氛圍,績效評估不再過分強調SCI論文了,我們微生物研究所和重點實驗室,還在用人、跨學科、地域合作方面給予我和團隊更高的自由度。”

  科研“綠蘋果”就這樣變成了産業“紅蘋果”。

  短評

  助推中國走向科技強國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科技三會”上講的這番話,使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成為越來越多的科研力量追求和踐行的目標。

  “十二五”期間,中科院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和院所投資企業新增銷售收入超過3萬億元,實現利稅總額超過3000億元,與企業合作開展研發課題2.6萬項。

  隨著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密集出臺,這類數字正被迅速刷新,傳導出科技成果以各種方式走出實驗室“深閨”,推動産業和産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的鮮活態勢。

  科技服務企業和民生,同時也得到企業的反哺,其産生的“滾雪球”效應必將助推中國快步走向科技強國。(記者 夏欣 齊芳 )

  《光明日報》( 2016年08月28日 01版)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