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李冠純:國外評委的質疑 讓他更有信心

2016年08月26日 14:53:12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李冠純:做有貢獻的人,更有價值 視頻剪輯:劉銘

  去過香港,走過美國之後,17歲的李冠純眼裏的世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同於其他同學出國遊玩的經歷,在各地參加科技比賽的過程中,他深入了解了不同地區的青年群體和不同國家的文化。他最大的感受是:“我們的青年這麼努力,總有一天會超過發達國家的。”

  李冠純是長春市吉林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的一名學生,下個月就要進入高三的生活了。8月20日,他帶著他的“紫外光致變色可重復使用紙”的發明專利來到北京,參加第30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頒獎典禮,典禮上,他將作為高中組獲獎代表上臺發言。在發言稿中,他回憶起了自己是如何找到靈感並走上科研之路的。

  李冠純用自己發明的新型可重復使用紙列印上自己的名字。本人供圖

  “其實我就是太幸運了!”

  中考的時候,每門學科都會發大量的練習試卷,用完之後的試卷只能成堆的丟棄,李冠純看到這些用了一次就失去價值的紙,感到非常的可惜。小時候,總是跟著在圖書館工作的媽媽去看書的他,對紙張有很深的感情,於是他就想,能不能做出一種可以重復使用的紙?這個想法得到了在科研機構工作的爸爸的認可,能有做專業科研的家人作為後盾,在李冠純眼裏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中考過後的暑假,他便開始著手項目的實驗,研究各種紙張、墨水、碳粉和列印機,希望能夠找出突破點。但是複雜的機械原理和深奧的材料知識,讓他進展甚微。

  直到在一堂高中的化學課上,老師講起了變色眼鏡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情況,讓他找到了靈感,決定從“光致變色”的原理入手,尋找合適的材料。他説,在這節課上的啟發,讓他幸運的找到了最便捷的實驗思路和順序,加速了項目的完成。

  似乎在他的眼裏,一切都來自於幸運。

  李冠純在做實驗。本人供圖

  其實李冠純從小就是一名優秀的學生,小學期間不僅名列前茅,還獲得了很多奧數競賽的獎項。但是進入初中後的成績大排名,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挫敗,原來都數一數二的他,一下子成了好幾百名。更好的學校,更優秀的同學,他發現自己並不在最棒的那個。

  他説,那一次讓他真正知道,原來別人只要努力,就能超過自己。自此,努力兩個字的價值,在他心裏發生了變化。或許,正是因為看到了身邊人所付出的努力,並堅信努力的意義,他才會用幸運這麼謙虛的詞彙來看待自己的成績。

  在這種心態下,李冠純不再考慮自己的天賦,而是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每一次的實驗和研究上。為了儘早找到合適的材料,他的週末休息時間都泡在了實驗室裏。

  “他們的質疑,讓我更有信心。”

  經過不斷的嘗試,李冠純的項目最終成功了,研製出來的紙張用紫外光線進行列印,字跡可以根據特定需求設置消失的時間,以達到重復使用的目的。在爸爸的幫助下,李冠純申請了發明專利,並開始不斷的參加各種比賽。今年1月,李冠純代表中國前往美國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到了美國之後,他發現美國的選手們都很輕鬆,有一種玩兒的態度,他們選擇的項目也都非常貼近實際生活。相較而言,中國的參賽青年們則顯得更為嚴肅認真,選擇的項目大多是某個學術領域極深入的方面。

  他説,發達國家的科學氛圍真的很棒,選手們沒有升學的壓力,國家科學技術也領先,做科研更像是好玩的事情。而咱們國家的青年們在做項目時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冠純在香港參加比賽時,介紹自己發明。本人供圖

  在評選過程中,國外評委對中國選手項目的專業度非常吃驚,有位評委就質疑李冠純的項目中所使用的一台先進儀器。評委指出這種儀器在美國也很少,為什麼一個中國高中生就能用到,他似乎不相信中國目前的青少年科研氛圍,甚至懷疑項目是否由高中生獨立完成。

  李冠純解釋説,吉大附中有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科技創新工作室,爸爸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裏也有一個面向社會的創新平臺,這裡面都有很多先進的儀器,自己的項目就是在這裡完成。評委的質疑,讓他覺得毫無道理。

  不過,這種偏見和質疑並沒有打擊到他,反而讓他更有信心。他説,既然我們中國學生都這麼努力這麼深入的在做科學研究,那麼總有一天我們會超過他們的。

  “做有貢獻的人,更有價值。”

  從美國比賽回來後,他也馬上要進入高三了,直接面臨的是高考的壓力。但是李冠純已經做好了打算,進入大學後,希望能夠選擇“金屬材料”方面的專業。而對於人生規劃,他説不想默默無聞,希望自己的存在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價值,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是他的目標。

  李冠純愛好豐富,平時愛玩遊戲,同時也關心社會時事。看到“沃爾瑪過期雞肉”和“山東違法疫苗案”的新聞後,他覺得對於這些有嚴格時間要求的商品,它們的標簽就可以用自己發明的紙來製作,時間一到,字跡就會消失,這樣以來,是否過期就一目了然了。

  現在,李冠純的項目已經有資本願意投資了,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夠繼續完善項目,解決瑕疵,追求更大的完美,商業化生産還不是他想考慮的問題。(中國青年網記者 錢明)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