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雲南整治為官不為 召回數千名駐村扶貧幹部

2016年08月25日 10:12:4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不作為走過場 數千幹部被召回

  近日,雲南省針對部分駐村扶貧幹部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搞“走讀式”“挂名式”幫扶、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等情況,實施駐村幹部召回制度。記者調查發現,截至目前,貴州、湖北、雲南等地均已實施幹部召回制度。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千名幹部因為官不為等原因被召回。

  雲貴鄂等地整治為官不為

  雲南省今年4月制定公佈《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召回辦法》,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加強指導、培訓、管理和考核,對不勝任、不適合、不履職、不作為的堅決召回,截至目前已經有1117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被召回。

  在貴州,自黔西南州2014年實行幹部召回制以來,全省多個市州開始推行這一被認為是整治為官不為、幹部“回爐再造”的管理制度,其中畢節市共召回管理幹部510人。

  據湖北省委組織部、省紀委監察廳介紹,湖北多地採取召回形式,強化幹部監督管理。其中,湖北黃石對不履職盡責但也夠不上黨紀政紀處分的“問題幹部”,實行召回管理,先後對19名縣級幹部、37名科級幹部實行召回,並開展為期一週的集中教育訓導。在湖北黃岡市紅安縣,因工作中存在不足和問題,4個單位的“一把手”、3個單位副職和5個單位的黨員幹部共12人被召回。

  召回管理就是“緊箍咒”

  記者調查發現,對工作不熟悉、不投入,工作中不履職、不作為,是幹部被召回的主要原因。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興隆鄉黨委書記肖華,因“對農業知識不熟悉”被召回。肖華説,在一次上級部門實地調研中,他對鄉里的農業情況不熟悉,介紹不清晰,特別是對於農業生産傳統概念“開秧門”“關秧門”的提問全然不懂,被組織部門召回。

  張某是派駐雲南威信縣水田鎮河壩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駐村幫扶初期,張某經常在原單位和駐村工作點兩頭跑,沒有全身心沉在基層一線開展工作,沒有認真完成脫貧攻堅工作。為此,威信縣對張某實施召回,進行誡勉談話。

  “原來以為不違反八項規定、當個太平官就能安然無事。”肖華説,現在發現,召回管理就是“緊箍咒”,是治療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良方,同時督促自己沉下心、俯下身開展農村工作。

  幹部召回制度應常態化

  “借用商品召回的概念,近年來幹部召回已成為基層比較亮眼的幹部考核任用制度創新。”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行表示,多地將能力和作風不勝任現職的幹部納入召回範圍,在治理懶官、庸官,讓幹部有所作為上是有益嘗試。

  據記者了解,各地的幹部召回方案存在差異,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組織部門或紀檢部門通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確定召回幹部人選,而後通過集中學習教育、組織座談、專家心理疏導等措施,讓幹部“回爐淬火、加鋼鍛造”。召回結束後,幹部在考核期的表現,將成為幹部職務調整變動的重要依據。

  多地主政官員表示,應將幹部召回逐步納入系統化、常態化軌道,在組織管理、評價標準、後續安排等各個方面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保證召回制度良性運作。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