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今年7次考察去了哪説了啥?

2016年08月24日 15:24:40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字號:    

  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青海考察調研。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共考察調研了7省市,足跡遍及重慶、江西、安徽、黑龍江、寧夏、河北、青海。這7次調研,習近平都説了什麼?關注了哪些問題?黨建網微平臺為您梳理。

  扶貧

  7月18日,習近平來到寧夏固原市大灣鄉楊嶺村實地考察精準扶貧情況。

  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

  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援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2月1日至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調研時指出

  堅持精準扶貧

  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準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調研時指出

  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後堡壘的階段,所面對的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抓工作。要堅持時間服從品質,科學確定脫貧時間,不搞層層加碼。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7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在寧夏考察調研時指出

  改革

  4月25日,習近平考察小崗村,重溫中國改革歷程。

  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重點是促進産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産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需要,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實現整體躍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考察調研時指出

  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

  啃硬骨頭多、打攻堅戰多、動奶酪多,是新一輪改革的特點。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重點要破字當頭、迎難而上,根本要激發動力、讓人民群眾不斷有獲得感。

  ——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調研時指出

  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幹出來的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只有橫下一條心,扎紮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産業結構層次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社會生産力水準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幹出來的,而不是硬等出來的。要把政策轉化為行動,全力打好攻堅戰。

  ——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指出

  五大發展理念

  5月23日,習近平在伊春上甘嶺林業局溪水經營所林場職工劉養順(左五)家,同一家人及其鄰居們親切交談。

  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的發展理念的做法要徹底摒棄。

  ——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考察調研時指出

  努力闖出新路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立足自身優勢,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闖出新路,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調研時指出

  新發展理念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新發展理念各項要求相互貫通,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要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方面。

  ——7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在寧夏考察調研時指出

  創新

  1月4日,習近平考察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突破。

  ——1月4日,習近平到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

  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4月26日,習近平在中國科技大學考察時指出

  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東西部聯動和對口支援等機制來增加科技創新力量,以創新的思維和堅定的信心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7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在寧夏考察調研時指出

  民生

  2月2日,習近平在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給鄉親們拜年。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考察調研時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要採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實實在在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讓群眾享公平。

  ——2月1日至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調研時指出

  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問題矛盾增多的情況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線、保民生的兜底責任。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

  ——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調研時指出

  生態

  8月22日,習近平來到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分公司碼頭考察。

  綠色生態是最大品牌

  江西生態秀美、名勝甚多,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準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2月1日至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調研時指出

  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

  過去林場為國家建設提供木材是為國家作貢獻,現在林區全面停伐、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同樣是為國家作貢獻。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

  ——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指出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搞好開發利用

  鹽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資源。要制定正確的資源戰略,加強頂層設計,搞好開發利用。迴圈利用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全國都應該走這樣的路。青海要把這件事情辦好,發揮示範作用。青海資源也是全國資源,要有全國一盤棋思想,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搞好開發利用。

  ——8月22日,習近平在青海考察調研時指出

  黨建

  7月28日,習近平到河北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活動室看望截癱傷員。

  各級領導幹部是黨的執政骨幹

  各級領導幹部是黨的執政骨幹,必須在“三嚴三實”上發揮表率作用。不能把理想信念只當口號喊,嚴格紀律規矩必須架起高壓線,依法辦事才能正確用權,求真務實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考察調研時指出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總依據和總遵循,也是全體黨員言行的總規矩和總遵循。全黨學習貫徹黨章的水準,決定著黨員隊伍黨性修養的水準,決定著各級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水準,決定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水準。不論是高級幹部還是普通黨員,要做合格黨員,學習貫徹黨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

  ——2月1日至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調研時指出

  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目中高高飄揚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要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整合各種資源,增強社區公共服務能力。社區工作要時時處處貫徹黨的宗旨,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目中高高飄揚,讓社區廣大黨員在服務群眾中充分發揮作用、展示良好形象。

  ——7月28日,習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調研時指出

  中國精神

  7月18日,習近平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

  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2月1日至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調研時指出

  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

  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在安徽考察調研時指出

  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7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在寧夏考察調研時指出

  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

  在同地震災害鬥爭的過程中,唐山人民鑄就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我們今天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7月28日,習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調研時指出

  人才

  4月26日,習近平在中國科技大學圖書館與正在上自習的學生們親切交談。

  創新人才猶如優秀種子

  創新人才猶如優秀種子,很是難得,要大力培養。年輕一代要有歷史機遇感、責任感、使命感,努力在創新上脫穎而出。

  ——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考察調研時指出

  培養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創新人才

  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教育方法,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創新人才。

  ——2月3日,習近平在南昌大學考察時指出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學們肩負時代責任,高揚理想風帆,靜下心來刻苦學習,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

  ——4月26日,習近平在中國科技大學考察時指出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