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西藏山南:千年非遺傳承讓“精準扶貧”走出新路子

2016年08月18日 14:47:0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網媒看雅礱文化節】

  西藏山南:千年非遺傳承讓“精準扶貧”走出新路子

  光明網西藏山南8月18日訊 ( 孫滿桃)廣袤的雪域高原,勤勞的雅礱兒女,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山南,正在走向一條奔小康的發展之路。

西藏山南:千年非遺傳承讓“精準扶貧”走出新路子

西藏山南:千年非遺傳承讓“精準扶貧”走出新路子

  在西藏山南乃東區(撤地設市之前為“乃東縣”),有一家民族嘩嘰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這家合作社通過繼承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遺産,帶動當地無業青年及殘疾人等就業,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文化+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16日下午,跟隨“全國網媒看雅礱文化節”採訪團,探訪澤當嘩嘰殘疾人服飾加工廠。此時,工人們正在加工一批校服,熟練的技術,專注的表情,顯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這家加工廠屬於乃東民族嘩嘰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該社是山南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8年5月,人員多數由本地失地農民、殘疾人員、失足待業青年等組成。

  乃東曲德沃村村民普布旺久是這家加工廠的一員,就在不久以前,他因為腿腳不便,常年失業在家,只能做一些家務活。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他已經能熟練操作縫紉機。

  “幹這個工作很好,有了這樣一個機會,會讓自己信心很足。通過培訓也學到了技能,以後我還想自己創業。”普布旺久告訴。

  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説,目前這個合作社有員工50多人,都是乃東區內的失業青年及殘疾人。專業合作社誕生後,打造了“澤帖爾”這一著名民族品牌。

  “澤帖爾”,也叫毛嘩嘰,是唐朝文成公主把漢民族先進的紡織工藝融入到藏族傳統氆氌(羊毛織品)紡織技術上,兩者緊密結合而派生出來獨具特色的純手工精羊毛嘩嘰紡織産品,它在氆氌工藝中生産技術難度最大、布料最柔軟精細、做工最為複雜,過去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使用。由於只有乃東縣澤當鎮才掌握這項手藝,因此,被稱為“澤帖爾”(意為澤當的氆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