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務院年內四度出手穩外貿 支援外貿企業融資

2016年08月18日 13:43: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專家建議,金融市場可以在跨境金融、跨境支付、匯率套保、融資渠道等方面加大對外貿的支援力度

  ■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

  “外貿下滑既有國際因素(需求不足),也有國內近些年發展的原因(創新不足,人力成本上升,房地産對實體經濟的成本擠壓)。”華泰證券研究所高級宏觀分析師宋雪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8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促進外貿增長政策落實情況彙報時指出,下一步要加大已有政策落實力度,推動進出口企穩回升。其中,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有訂單、有效益企業的信貸支援,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領域,增加國內急需的關鍵産品進口。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國務院今年以來第四次出手穩外貿。

  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3.2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3%。而7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1.2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9%;進口8730億元人民幣,下降5.7%;貿易順差3428億元,擴大34%。儘管進出口總值同比依然下降,但出口數據出現了增長,這也是自今年3月以來,出口連續實現第五個月增長。

  “7月份外貿確實有回升跡象,但不認為外貿困難時期已經過去。”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

  稍早之前,國務院公佈的《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提出,進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大力支援外貿企業融資,調整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等。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外貿增長還要靠民營企業’的這個説法我很認同,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而對於民營企業、民營資本來説,關鍵還是在於為其降低各項綜合稅負,給民營企業更多的融資便利。比如在債券融資、資本市場等方面提供便利。”

  宋雪濤認為,和外貿有關的金融往往和資本跨境流動相關,所以面臨著管制多且門檻高的現實。從金融角度來看,通過金融創新雖然不能徹底改變外貿下滑的趨勢,但邊際上確實會有支援作用。如金融市場可以在跨境金融、跨境支付、匯率套保、融資渠道等方面加大對外貿的支援力度。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