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卡在半空 很多患者望梅止渴

2016年08月18日 09:49: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7月20日,落實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進展情況通報會在新疆伊寧召開。國家衛計委藥政司司長鄭宏的發言被一個短信打斷。短信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四師一名職工發來的。這名職工在短信裏質問鄭宏:為什麼同在新疆,自己卻不能享受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帶來的福利?鄭宏轉過臉來朝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局醫政處調研員江華通報了這一“突發事件”。江華不無尷尬地説:“回去就向領導彙報,我們抓緊落實。”

  尷尬不僅屬於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事實上,截至7月21日,僅有14個省份將國家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範圍,而且即便是這14個省份中,也僅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將國家談判藥品整體納入城鄉醫保,其他省份只是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大病保險。由此,雖然談判後3種藥品大幅降價,但很多患者只能望梅止渴,無法享受藥價“腰斬”帶來的好處,這也使得國家藥品談判機制的探索難以推進。

  被寄予厚望的國家談判

  去年之前,我國一直實行原研藥自主定價政策。此舉的初衷本在於鼓勵醫藥領域的創新,但在實踐中卻滋生諸多問題,其中尤以腐敗和天價藥最為人所詬病。前者的明證是曾任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醫藥價格處處長多年的郭劍英被帶走,後者的案例則有“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的被捉放。

  江蘇男子陸勇因為幫人代購抗癌藥被捕進一步將原研藥價格高、患者無錢買藥的困境揭露出來。廢除原研藥“超國民待遇”的呼聲日盛,藥品定價改革漸成政、學、商各界的共識。2015年5月,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聯合製定了《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決定從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完善藥品採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對於專利藥品、獨家生産藥品,《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談判機制形成價格。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