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深圳:昔日憑“速度”創造奇跡 而今靠“品質”再領風騷

2016年08月16日 14:34: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深圳8月16日電 題:深圳:昔日憑“速度”創造奇跡 而今靠“品質”再領風騷

  作者 鄭小紅 張芳

  深圳大運軟體小鎮的“前身”是産業低端、配套不全的社區舊工業區,産業形態低端,産業效益不高。通過“載體轉型升級帶動産業轉型升級”,該小鎮如今已變身為一個佔地面積約1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並獨享20萬平方米山體公園,擁有75棟“別墅級”研發大樓和生活配套設施的“高大上”的創新和草根創業的空間和樂園。

  園區目前入駐了智慧機器人研究院、裸眼3D顯示技術、柔性顯示技術等60多個創新型企業和項目,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100多項,産業創新成效初顯。

  曾經,憑藉“深圳速度”,深圳特區創造了工業化城市化的奇跡;而今,依靠對品質的高要求,深圳發展正邁向新的高度。

  近年來,深圳在“深圳速度”基礎上加快打造“深圳品質”,推進標準、品質、品牌、信譽“四位一體”建設,構建城市的未來競爭力,也為全中國品質建設做出了探索。

  品質引領開闢了深圳發展新空間,支撐了深圳的中高速增長,推動了發展動力轉換和新一輪産業轉型升級,優化了生態環境。2015年,深圳GDP增長8.9%,達到1.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家在深圳産生的中央財政收入4500億元,而今年1至4月,深圳GDP增長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0.09%,繼續保持了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如今,深圳著力打造了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現代服務業和優勢傳統産業“四路縱隊”,並且以品質標準來累計淘汰低端落後企業1.7萬家,進一步提升了産業品質和産業整體附加值。“十二五”期間,全市九大類重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達6734億元,年均增長29.7%;最低工資標準從1100元提高到2030元,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450元提高到800元;教育醫療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建設了一批特色學院,引進了國內外的知名學校。三級醫院從9家增至25家,三甲醫院由3家增至10家,病床數從2.3萬張增至3.7萬張,品質發展成果惠及了民生。

  通過過去5年持之以恒地打造深圳品質,深圳的經濟、城市、社會、文化、生態、政府服務等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全過程實現了有品質和可持續發展,也形成了新時期以品質為鮮明特徵的供給側新優勢,走上了品質型增長、內涵式發展之路,為新常態下有新作為奠定了良好基礎。(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