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民日報:電價仍有降低空間 改革要敢啃硬骨頭

2016年08月16日 10:30:2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電價改革向“硬骨頭”中的“硬骨頭”開刀(改革敢啃硬骨頭)

  《 人民日報》(2016年08月16日01版)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電價改革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一來電力價格的降低直接關係到企業成本的降低,二來在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價格體系改革中,電價改革堪稱“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從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發佈、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啟動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採取多項舉措推動電改,“計劃電”向“市場電”邁進的步伐不斷加快,降低實體經濟用電成本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以來,企業用電年成本下降幅度已超過1500億元。

  抓住窗口期,電價改革全方位推進

  當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都由市場説了算時,價格改革的“最後一公里”就只剩幾塊難啃的“硬骨頭”,電力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就出臺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十幾年來少有實質性進展。近年來,電力供應能力快速增長,電力需求增長相對緩慢,電力供求關係呈現寬鬆態勢;同時,隨著一次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回落,電力生産成本也明顯降低。降低電力價格迎來了難得的窗口期。

  抓住機遇、果斷推進,用電價改革來為企業降成本,是一年來電價改革的主旋律,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介紹,這一輪改革的方向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即創造條件讓發電、售電兩頭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以及政府通過核定和監管來管住中間環節的輸配電價。朝著這樣的方向,電價改革在諸多方面有力突進。

  在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提速”:通過輸配電價改革嚴格成本監審,降低電網企業輸配電費用。自2014年深圳改革試點“破冰”後, 2015年在安徽、湖北、寧夏、雲南、貴州5個省級電網鋪開試點。2016年,試點範圍繼續擴大,覆蓋全國18個省級電網和1個區域電網。通過成本監審,核減電網企業不相關資産、不合理成本共210億元,綜合考慮未來投資增長因素後,用於降低銷售電價的部分約80億元。

  在售電端積極探索降成本路徑:一是推動電力直接交易,降低大用戶電力價格。據測算,2015年全國電力直接交易4300億千瓦時,按每千瓦時平均降低5分錢測算,減少了用電成本215億元。2016年電力市場交易規模又進一步擴大,用電成本進一步降低。二是推動跨省跨區電力交易,降低受電地區用電成本。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的“銀東直流跨區送電直接交易”為例,共成交90億千瓦時,每千瓦時降價6分錢,減少山東用電企業支出5.4億元。

  在通過改革降低電價的同時,還在優化電價結構上做文章,把取消優惠、跨省跨區電能交易價格下降騰出的降價空間,用於降低工商業銷售電價。初步測算可降價金額為168億元。針對工業企業反映的基本電費過高問題,國家發改委出臺了完善基本電價執行方式的政策,預計實施後用電企業電費支出將再下降150億元。

  著力挖潛力,利好政策將陸續推出

  如果算總賬,一年多的電價改革使企業用電成本下降了很多。但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説:“我國電力價格仍有一定降價空間,所以我們還在千方百計挖掘潛力,進一步幫助企業降成本。”

  比如,商業企業普遍反映電價偏高。對此,這位負責人介紹,從電價結構上看,目前我國農業、居民、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的平均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6元、0.56元、0.66元和0.81元,商業企業用電在各類電價中是最高的。解決這個問題,對促進第三産業發展有積極意義。近年來,通過實行工商同價政策,商業電價水準已有較大幅度下降。比如,2015年實現工商同價的貴州,商業電價平均水準從過去的每千瓦時0.95元下降到0.72元,下降了0.23元。對於峰谷分時電價問題,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解決辦法。此外,根據電力市場化進程,鼓勵有條件的商業企業直接參加或委託售電公司參加電力直接交易,進一步降低購電成本。雲南、貴州等地開展電力綜合改革試點,廣東、重慶等地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為售電公司代理一般工商業企業參加電力市場交易提供了制度基礎。

  據了解,下半年更多降電價的利好政策還會陸續推出。輸配電價改革將繼續推進,目前,成本監審工作組已經進駐18個省級電網和1個區域電網,擬用3個月的時間開展監審,科學核定電網企業輸配電價,進一步降低用電成本。同時,大力推動電力直接交易。如果今年電力直接交易規模從去年的4000億千瓦時擴大到10000億千瓦時,按每千瓦時平均降價5分錢測算,可再減輕工業企業用電支出300億元。在降低電能替代成本、促進節能減排方面,將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擴大棄風電量的省內、跨省直接交易,幫助電蓄熱企業降低用電成本,進而降低包括北京在內的“三北”地區電採暖成本,推進電能替代燃煤鍋爐和散煤燃燒,促進霧霾治理。

  改革深水區,小心更要有恒心(點評)

  降電價,是一件看起來簡單、實則複雜的事。

  從發電端來説,不僅要考量煤、油、氣等化石能源的成本水準,還要考量風、光、水等新能源的成本水準。從輸配電環節看,要考量“過網費”,但如何確立合理的輸配電價標準及核定辦法,是十幾年電力改革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從用戶端看,則要考量居民、農業、大工業、一般工商企業四大塊用戶的平衡。所以,電價改革涉及的問題都處在典型的電力體制改革深水區,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而且,電力是特殊的商品,其穩定與否關係到經濟、民生等方方面面。因此,從“計劃電”走向“市場電”,步子必須既要快,更要穩。

  其實,盤點一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領域,基本上都是要在深水區涉險過關。成敗事關社會穩定,當然要小心操作。但深水區改革也往往觸及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成敗更是事關發展未來,所以,攻堅更需要有恒心。就像電價改革,看準方向翻越一個一個小山丘,最後才能登上目標的高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