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2016年08月15日 11:19:26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字號:    

  我們該如何客觀地看待成績與難點?如何更好地推進完成五大任務?人民網通過專家座談、基層調研等形式,選擇五大領域、七個地市以及多家企業進行深度採訪,並就各地取得的經驗、成績進行了全面梳理。從8月2日起,人民網陸續推出“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系列報道”,全面反映各行各地貫徹落實、精準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實踐,以期為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盛夏的北京,正是電網高負荷運轉期,用電需求大,電力供應緊張。前不久,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北京東-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配套的北京東-順義工程全面完工。這條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特高壓電,將有力地緩解京津冀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滿足居民用電需求。

  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特高壓輸變電通道,作為資源省區內蒙古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例證和縮影,引領著內蒙古駛入清潔能源輸出的“高速公路”。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曾對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提出殷切期望: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蒙古馬的生存條件惡劣,既沒有舒適的馬廄,也沒有精美的飼料,卻可以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馳騁。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大勢所趨,是形勢所迫,也是問題所逼。內蒙古要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攻堅戰,就要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快馬加鞭,發揮優勢,砥礪前行。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首條入京特高壓輸電通道——錫盟-北京東-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的配套北京東-順義工程全面完工。(尹星雲 攝)

  堅決跳出”挖煤賣煤”老格局

  2013年年初,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提出要把內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全國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生産示範基地,有色金屬生産加工和現代裝備製造等新型産業基地,綠色農畜産品生産加工輸出基地,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五大基地” 建設為自治區産業轉型、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上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內蒙古全區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區國民生産總值達75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高於全國平均增速0.4個百分點,也高於上年同期0.2個百分點。

  “烏黑的煤粉送進生産線,就能産出清澈如水的柴油等産品”——在神華集團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全球首條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生産線上,神奇的轉化讓人驚嘆不已。

  “目前焦炭價格380元/噸,不足最高位時的五分之一,PVC價格4400元/噸,降到最高位的二分之一。所以延伸煤炭生産産業鏈,通過技術改造,實施焦炭氣化制合成氣,再根據市場情況用合成氣生産甲醇、烯烴、石蠟、汽油等多種化工産品,促進焦化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平溝煤礦動力科業務主管伊永春告訴。

  煤炭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跳出簡單的“挖煤賣煤”老格局?內蒙古在淘汰落後産能的同時,引導企業走資源轉化增值、迴圈發展之路,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和現代煤化工基地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從今年起3年內,內蒙古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産能的技改項目和産能核增項目。力爭3年內引導退出煤炭産能1億噸。

  據悉,上半年內蒙古煤炭産量同比下降了10.4%,焦炭産量下降了16%,生鐵、粗鋼、平板玻璃和鋼材等領域産能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近日,第四屆中國內蒙古綠色農畜産品博覽會在呼和浩特市開幕。來自全區12個盟市的4000多種農畜産品參展,錫林郭勒盟的鮮羊肉、鄂爾多斯市的羊絨衫、巴彥淖爾市的雪花粉等一系列特色農畜産品廣受歡迎。“積極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現代農牧業發展”成為了展會的熱門話題。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第四屆中國內蒙古綠色農畜産品博覽會現場的綠色果蔬。(陳立庚攝)

  博覽會現場,錫林郭勒盟大草原散養羊直銷平臺“錫鮮生”電子商務平臺上線運營。一位來自上海的遊客告訴,自己喜歡吃內蒙古的羊肉,無奈路途遙遠,肉製品又不易保鮮,如今通過網際網路,自己在黃浦江畔也可以吃上來自大草原的綠色羊肉了。

  依託內蒙古得天獨厚的農牧業資源優勢,圍繞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産品生産加工輸出基地建設,自治區提出“農畜産品既能有個好收成,又能賣個好價錢”,確保農牧民增産又增收。

  同時,建立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時的殷切囑託猶在耳畔。近年來,內蒙古各地通過做大做強農牧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進一步增強農牧區經濟的發展活力,為輻射帶動農牧區農牧戶脫貧致富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達來諾日鎮罕達漢嘎查,牧民巴圖孟克嘗到了旅遊經濟的“甜頭”——背靠當地美麗的烏蘭布統草原,依託達來諾日鎮“駿馬之鄉”的美名,每年數以萬計的遊客從全國各地趕來體驗“草原遊”。巴圖孟克高興地告訴我們,自己家的“牧家樂”開業不到一個月,毛收入已達到兩萬多元。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人民網在巴圖孟克開辦的草原牧家樂蒙古包內採訪。(白建平攝)

  “十二五”期間,自治區旅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全區累計接待遊客3.42億人次,完成旅遊業總收入7482億元。“十三五”期間,內蒙古爭取實現兩個階段性目標:到2017年基本建成草原文化旅遊大區並向旅遊經濟強區堅實邁進,全區旅遊業收入達到3000億元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為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做出重要貢獻,全區旅遊業總收入達到5000億元以上。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蘇德布仁和他的創業團隊

  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

  2013年,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的蒙古族小夥子蘇德布仁,在內蒙古大學生創業園內成功創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經過短短幾年的努力,目前公司各項運營大有起色。

  “是內蒙古大學生創業園幫我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民族文化傳播會是我一生追求的事業。”在創業路上,蘇德布仁覺得自己就像一名驍勇機敏的蒙古族騎手:“跨上駿馬,就可以在草原上任意馳騁。”

  在內蒙古,像蘇德布仁一樣有創意、有激情的草原創客還有很多,全區各地的創業園給了他們“造夢空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北疆草原上蔚然成風。

  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王召明,這位“將小草種出大産業”的青年企業家,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及寧夏等地建成多個蒙草生産基地,培育160余種具備抗逆特性的蒙草産品。他改變著以往只要美化、不計成本、挖大樹移花木的傳統做法,努力推廣“抗旱低碳綠化”的新理念,用最低的生態成本創造綠色生活。

  去年年初,內蒙古一機集團北方創業公司與澳大利亞一家公司成功簽訂了30臺CW5型礦石敞車協議,實現了鐵路貨車領域高端市場零的突破,同時也標誌著集團研發體系和生産製造水準躋身鐵路貨車行業高端市場。

  一機集團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中國唯一的主戰坦克和集履帶式、輪式、軌道式重型車輛于一體的産業化基地,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裝備製造業企業。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內蒙古一機集團繁忙的生産線。(資料圖)

  截至目前,集團共擁有各類動力設備13000多臺套,世界先進設備1800多臺,建有2500噸液壓螺旋壓力機鍛造生産線、自動化焊接生産線、輪式車輛總裝脈動式節拍化生産線、鐵路車輛輪對壓裝生産線等行業一流的生産線。

  今年新年伊始,包頭鋼鐵集團(下稱包鋼)即為上海一公司提供3405噸22毫米X80管線鋼,已有千余噸管線鋼加工成合格焊管即將應用。包鋼也由此成為國內首家批量供應厚規格22毫米X80管線鋼的企業。

  包鋼稀土鋼板材公司市場研發部閆波介紹説:“長輸油氣管道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冶金工業技術水準。特別是本次合同X80管線厚度規格設計值為22毫米,是目前國內生産難度最大的熱軋産品。“據介紹,包鋼為此組建了相關項目攻關組,系統梳理前期單爐試製和千噸實驗積累的大量工藝技術參數,認真優化成分和工藝,強化生産組織,細化設備操作,攻克了多項重大技術難點,最終實現了22毫米X80管線鋼的批量穩定生産。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布小林指出,自治區各級政府要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健全有利於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努力建設創新型社會、創新型內蒙古。

  為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在內蒙古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中的作用,“草原英才”工程于2010年在內蒙古啟動。工程實施以來,內蒙古培養引進“草原英才”1016名,重點培育了農牧業、能源、新型化工等15個領域的內蒙古自治區級産業創新創業人才團隊407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72個。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加大對人才資金的投入,“草原英才”專項基金從啟動時的每年3500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近1億元,各盟市人才專項資金也陸續投入了近10億元。

  圍繞”瘦身提速”簡政放權

  “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連續呼籲了幾年。實體經濟要創新轉型,金融要支援才行。”內蒙古多蒙德冶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磊説。

  而內蒙古出臺的支援非公經濟發展新“76條”,為像石磊這樣的民營企業家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修訂《內蒙古自治區鼓勵和支援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若干規定》,把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服務業作為重要著力點,又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

  《若干規定》還針對非公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訂了信貸、擔保、上市、發行債券、抵押質押等政策措施;針對非公企業投資動力不足、投資能力減弱、政策措施不落地等問題,制訂了投資促進、政財獎補、稅收優惠等政策共52條,在新“76條”中佔比70%。

  呼和浩特市某企業負責人向介紹説:“過去我們一個建設項目的審批,需要393個相關公章,449個工作日;而現在只需要23個公章,23個工作日。”

【治國理政新實踐�內蒙古篇】內蒙古:大力發揚”蒙古馬”精神 著力推進供給側改革

  呼和浩特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並聯審批流程進行再次精簡優化,大幅度縮短了審批時限。(富麗娟 攝)

  “流程精簡優化為企業大大節省了時間,保證了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工。”該負責人對市政服務審批“瘦身提速”大加讚賞。

  從呼和浩特市政務服務中心了解到,為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呼和浩特市對建設項目並聯審批流程進行再次精簡優化。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商業性開發建設項目全流程監管時間由過去的620個工作日縮短為67個工作日,減少率為89.19%;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全流程監管時間由過去的733個工作日縮短為96個工作日,減少率為86.9%。

  為了讓原本“臃腫”的行政審批“瘦身”,從2014年1月起,內蒙古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共上報了587個行政審批項目,經過逐項甄別、審核、確認,剔除了200多項。目前,內蒙古確定自治區本級32個部門和單位具有行政審批職能,自治區本級保留行政許可項目247項,分級許可項目52項,下放許可項目52項,取消10項。

  經過清理,進一步減少了政府管制,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切實做到了簡政放權,還權于市場,真正為企業鬆綁減負。

  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鎮東塔拉村,村民李佔奎想開一家便民超市:“現在真是太省事了,不需要拿著各種材料一趟趟往鎮裏、旗裏跑了,在村裏的便民服務站就可以辦理了。”

  “翁牛特旗的簡政放權工作行動早,見效快”——作為中央領導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繫點,當地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便民無極限,服務零距離。旗、鄉、村三級聯動,翁牛特旗建立起資源共用的三級便民服務網路。13個鄉級便民服務中心、109個嘎查便民服務站和327個村民組便民代辦點,將便民服務送至農牧民的家門口。

  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回看“十二五”,內蒙古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區地區生産總值由2010年的1.17萬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8萬億元,年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070億元增加到1963.5億元,年均增長12.9%。“十三五”開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發力攻堅,素有“蒙古馬”精神的草原兒女,必將迎難而上、一往直前,努力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