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農業補貼"三合一"改革遭遇新難題:種子品質參差不齊

2016年08月15日 22:51:54  來源:半月談網
字號:    

  遇見新難題

  受訪人士指出,儘管實施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刺激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改變了以往三項補貼大都發放給土地承包者而非實際種糧者的情況,但改革試點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仍需各方關注。

  首先,統計工作獎懲不明確影響統計數據準確性。湖南寧鄉縣的農業幹部反映,改革後每年必須在全縣進行兩次全面摸底才能發放補貼,工作量比以前大了兩三倍都不止。從村到鄉里再到縣裏,先要依靠村幹部統計,交上初步數據;然後縣裏再派人回訪、抽查核實,這個過程中也需要依靠村幹部。但由於沒有相應的獎懲機制,一些村幹部積極性不高,上報數據有時全憑感覺。

  再有,取消良種補貼的後續影響值得關注。山東齊河縣農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取消良種補貼之後,一些農民開始選用便宜的種子,但便宜的種子品質相對也差些。“種子品質參差不齊,勢必影響糧食産量和糧食安全。”

  此外,由於各地對種糧大戶的補貼力度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糧農的種植熱情。在山東省,經營土地面積50畝以上、200畝以下,每畝按60元標準進行補貼;200畝及以上每戶最高補貼限額為1.2萬元。山東的一些種糧大戶表示,既然流轉200畝地和數千畝地同樣都只補貼1.2萬元,莫不如多種植經濟作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