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蠅貪”撲面碩鼠村官難禁:基層“一把手”違紀多發

2016年08月15日 09:01: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編者按:當前,基層“微腐敗”依然量大面廣,少數基層幹部甚至由“蠅貪”發展為“巨腐”,涉案金額動輒上百萬甚至過千萬。一些窩案串案也不時發生,抱團腐敗、一條龍式腐敗現象仍存,令人震驚。面對艱巨繁重的“拍蒼蠅”任務,必須多管齊下、懲防並舉,既要痛下決心、嚴懲嚴治,又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經濟參考報》今日起推出“蠅貪”上、下篇,以此提醒須斬斷“雁過拔毛”的貪慾黑手,織密制度籠子,堵塞制度漏洞。

  記者近期在山東、河北、廣西、陜西等地調研發現,多地針對“群眾身邊的腐敗”開展的專項行動表明,基層幹部“蠅貪蟻害”問題突出,呈現“雁過拔毛”易發多發量大面廣、“小官巨腐”觸目驚心、部分村街幹部“黑社會化”等態勢,其害如虎。

  “雁過拔毛”現象普遍

  從多地專項行動查處的案件來看,基層幹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呈現多樣化、交叉化特徵,涉及領域寬泛,專項資金和津補貼是“蠅貪”高發地,“雁過拔毛”現象普遍。其中,涉民生領域違紀違規問題多發,需進一步加大查處與查糾力度。

  國家惠農政策專項資金成為一些基層幹部覬覦的“肥肉”。他們挖空心思,以虛開虛報等方式,冒領、騙取或套取種糧補貼、佔地補償等補貼資金,或者騙取新農合資金等。

  “蠅貪”主要發生在百姓眼皮底下,對群眾利益損害最直接、群眾感受最真切。2013年至2015年,河北一個設區市查辦“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近300件,佔全部案件十分之一左右。

  山東省廣饒縣陳官鎮楊橋村李玉峰在200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任村黨支部書記期間,組織楊橋村虛報騙取2010年至2014年小麥、玉米、棉花等補貼資金20多萬元,除分給村民外,部分資金用於支付村民生産小組組長工資酬勞等費用。

  涉及民生領域和窗口行業的違紀違規問題多發。在廣西梧州市,2015年至今年2月,在全市立案查處的522件案件中,涉及民生類資金的案件就有144件,佔比近28%;其中,查處套取微型企業資本金補助案件44件,當地長洲區倒水鎮馬水村原主任對申請微型企業財政補貼的群眾吃拿卡要,共收取好處費38萬元。廣西崇左市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排查出的1162件“四風”問題線索中,涉民生資金使用管理的540件,佔46.47%。從以上數據看出,涉民生領域違紀違規問題多發,需進一步加大查處與查糾力度。

  村幹部隨意處置、挪用侵佔集體資金資産資源、在辦理低保和危房改造等方面優親厚友等問題也比較突出。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雙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賈榮和,于2012年至2014年在任期間,安排該村記賬員通過做假賬方式,將本該上交鎮農村財務核算中心代管的村集體資金24.3萬元,私自截留、坐收坐支。河北某縣級市在城鎮低保領域專項治理中,兩個多月查辦違紀案件22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400多萬元。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