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非京籍常住人口明年起可申請積分落戶

2016年08月12日 06:27:2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非京籍常住人口明年起可申請積分落戶

  昨天,《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佈。凡在京連續繳納社保滿7年、無刑事犯罪記錄且在法定退休年齡以下的北京市居住證持有人,均可申請積分落戶。

  本市積分落戶政策的整體框架可以概括為“4+2+7”。其中,試行辦法規定的積分指標共9項。積分落戶由申請人所在單位統一網上申報,每年劃定落戶分值、確定落戶人員。北京市將建立積分落戶公示制度,防止違規操作。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此前45周歲的年齡限制放寬至退休前,非全日制學歷也可積分。

  試行辦法生效日期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市將總結政策實施情況,並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對政策進行不斷的修訂,使政策更加科學可行。

  □要點

  【資格條件】

  側重時間長就業能力強

  據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介紹,北京市積分落戶指標體系主要是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現階段發展需要進行設計,主要面向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重點解決來京時間長、就業能力強的人員落戶問題。

  4個資格條件包括:符合持有北京市居住證、法定退休年齡以下、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7年、無刑事犯罪記錄條件的人員;2項基礎指標:在京穩定就業和居住情況;7項導向指標:包括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能力、納稅、年齡、榮譽表彰、守法記錄等方面,對每項指標賦予一定分值,總積分為各項指標的累計得分。

  據介紹,滿足4個資格條件方可參加積分,兩項基礎指標突出了就業和居住積分的基礎性作用,7項導向指標設計體現首都功能定位要求。

  【基礎指標】

  優先解決存量人員落戶

  “本市積分落戶辦法的設計,突出就業和居住積分的基礎性作用。”李素芳説,政策重點面向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和居住的常住人口,設置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兩個基礎性指標,落實優先解決存量的要求。以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年限作為合法穩定就業年限的計分標準,每繳納社保滿1年積3分。

  合法穩定住所的認定範圍包括自有産權住所、符合登記備案和納稅等規定的租賃住所以及用人單位提供的具有合法産權的宿舍。在自有産權住所每連續居住滿1年積1分,在租賃住所和單位宿舍每連續居住滿1年積0.5分。考慮到積分落戶政策主要面向勞動者,因此在分值設計上,合法穩定就業的分值高於合法穩定住所,體現勞動積累的重要性。

  【導向指標】

  著力引導優化人口結構

  “為落實城市戰略定位,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設計了系列導向指標。”李素芳表示,政策著力引導優化人口結構。

  據了解,北京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對相關領域的人員需求較高,所以政策設置了教育背景和創新創業指標,對不同教育背景、學歷學位賦予一定分值,對在科技、文化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申請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創業和創業仲介服務人員,分別予以加分,來保障城市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

  試行辦法規定,獲得國家級獎項最高可加12分,獲得市級獎項最高可加6分;其他創新創業項,也都根據其重要性和難易不同分別加3分或6分。

  □變化

  申請年齡放寬至退休前

  去年12月,本市曾就居住證和積分落戶兩項政策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共收到有效意見7658條。據此,試行辦法做了部分修改。

  試行辦法調整了申請人的年齡。政策原規定需不超過45周歲,現根據公眾建議調整為法定退休年齡以下均可參加積分,降低了申請門檻,可參加積分的人群範圍進一步擴大。

  試行辦法還按照正向鼓勵的原則,刪除了部分減分項,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如疏解行業就業、遷入城六區居住和就業、企業信用不良記錄等方面,使政策更好地發揮正面引導作用。

  非全日制學歷也可積分

  李素芳表示,教育背景的賦分原則,是保持就學與就業、居住的起點公平,也就是説就學一年的積分分值應與就業和居住一年的分值相銜接。

  政策此前規定只有全日制學歷才能獲得教育背景的積分,主要是由於非全日制學歷就學期間仍在工作,可以繳納社保和購房、租房,相應的就業、居住分已經得到了體現。

  根據公眾意見,考慮到就業期間繼續學習的行為值得鼓勵,現修改為非全日制學歷也可積分,但不與就學期間的社保和連續居住年限積分累加。同時,刪除了對獲得多個學位的加分。

  □釋疑

  應對老齡化不超45歲加20分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318萬人,65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214.2萬人,佔總戶籍人口的比重分別達到23.6%和15.9%,已遠遠超過衡量老齡化社會的國際標準(60歲以上佔10%,65歲以上佔7%),在全國排名居前,戶籍人口平均年齡達到43.4歲。就此,試行辦法明確,對年齡不超過45周歲的申請人予加20分,以優化人口年齡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進程。

  為什麼是20分?李素芳解釋説,這是考慮到隨著年齡增長,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兩項基礎指標的積分也將不斷累加,將年齡加分的分值設定為20分,相當於增加了多工作和居住五年的積分,使青年人在積分上具備一定優勢。

  城區人口遷郊區最高加12分

  在引導優化人口佈局方面,積分落戶政策設置職住區域指標,對居住地從城六區轉移到郊區,或就業地和居住地同時從城六區轉移到郊區的申請人分別予以加分。

  李素芳介紹,目前,城六區面積佔全市平原面積的22%,但聚集了全市60%的常住人口和72%的就業人口,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北京城六區常住人口要比2014年下降15個百分點。因此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促進城市空間佈局優化,對到郊區就業和落戶給予加分鼓勵。

  政策實施後,申請人如果是將居住地從城六區遷往郊區,那麼每滿一年加2分,最高加6分;如果將就業地和居住地都從城六區遷往郊區,每滿一年可加4分,相當於多獲得了一年的合法穩定就業和居住的積分,最高可加12分。

  省級勞模加20分拘留減30分

  北京作為首都,市民文明素質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體現,李素芳表示,本市積分落戶政策突出了首善之區的導向作用,在依法加強城市管理,促進城市道德文明水準提升方面進行了考慮。

  比如設置榮譽表彰指標,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考慮到勞動模範是為首都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堅力量,道德模範和見義勇為者是時代精神的標桿、高尚道德的榜樣,予以加分鼓勵。

  被評選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或首都道德模範、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範或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者,均可加20分。

  同時,試行辦法還設置了涉稅違法和行政拘留記錄兩項減分指標,對有涉稅違法行為和因違反有關法律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的申請人予以減分。每條行政拘留記錄減30分,每條涉稅違法行為記錄減12分。

  【申請流程】

  由申請人單位網上申報

  本市積分落戶由申請人單位向所在行政區人力社保部門進行統一網上申報,每年集中申請一次。實施網上申報,加強部門間資訊共用、互聯互通,實現聯動審核,最大限度方便辦理。

  本市積分落戶政策實行“總量控制+自願申請”,通過“先申請、後劃線”的方式,每年將根據實際申請人員規模情況,結合年度人口調控目標要求,通過綜合測算統籌研究確定落戶分值,並向社會公佈。因每年的申請情況會有變化,落戶分值和落戶規模年度間可能會有所不同。

  每年劃定分值公示名單

  同時將建立積分落戶公示制度。積分達到規定分值的申請人,要經過公示環節後才能落戶。

  公示通過後,申請人可按相關規定辦理本市常住戶口。而對政策實施過程中弄虛作假的單位及個人,將被取消當年及以後5年的申請資格,已經落戶的也將予以登出。

  □追問

  1 積多少分可以落戶?

  根據人口動態測算

  本市積分落戶政策實行“總量控制+自願申請”,因此將根據每年實際申請人員規模情況,結合年度人口調控目標要求,通過綜合測算統籌研究劃定落戶分值,並向社會公佈。

  因每年的申請情況會有變化,落戶分值和落戶規模可能會有所不同。

  2 社保年限是否可累計?

  擬將增設補繳期限

  連續繳納社保7年是指連續84個月不間斷嗎?針對記者提問,市人社局副局長陳蓓表示,考慮到人員流動可能造成的空檔期問題,擬增加補繳期限,“具體是幾個月會研究確定後在實施細則(操作辦法)中具體規定”。

  3 實施細則何時出臺?

  正在研究年內公佈

  針對後續操作實施,李素芳介紹,本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實施細則,明確各項指標的認定標準和政策執行具體操作流程,將在政策正式實施前公佈。

  對於具體什麼時間能夠辦理落戶,李素芳表示,需要經過申請人申請、單位統一申報、部門聯動審核、統一向社會公示等環節,最終確定落戶人員後可辦理相關落戶手續。

  獲得積分落戶資格的申請人,其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落戶;其配偶、父母申請落戶按照本市現行親屬投靠落戶政策辦理。

  4 連繳7年社保條件是否過高?

  超大城市要求略高

  連續繳納社保7年是積分落戶四個資格條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條件,李素芳解釋説,這體現了優先解決存量的要求。按照國家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大城市的落戶條件對繳納社保年限的要求不超過5年,北京作為超大型城市,在繳納社保年限的規定上較大城市要略高一些。同時這一規定也參考了其他特大城市的做法。

  據了解,《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和國家《居住證暫行條例》明確提出,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把有能力、有意願並長期在城鎮就業和工作的人員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人口超過500萬的特大型城市,要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優先解決存量,有序引導增量,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對達到規定分值的流動人口,可以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5 積分的賦分原則是什麼?

  獲取難度和重要性

  據介紹,積分分值是對申請人在京穩定就業和居住情況以及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能力、道德行為規範等方面的綜合考量。本市主要根據不同指標的獲取難度和重要性來賦予相應分值和權重,並注重平衡好指標間的分值匹配關係。其中最主要還是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兩個基礎指標的分值賦予,其他指標加分或減分基本均與就業和居住分值相匹配。

  以一個40歲的申請人為例,假設他大學本科畢業22歲就來到北京工作,工作10年以後在北京買了房,這樣他的合法穩定就業積分是54分,合法穩定住所積分是13分,教育背景積分是15分,還有20分的年齡加分,總積分是102分。如果他的職住區域從城六區搬往郊區,年均納稅額達到10萬元以上,或者從事創新創業工作,那麼還能獲得最少3分、最多30分的加分。

  6 納稅指標是否偏袒有錢人?

  反映了對城市貢獻

  試行辦法規定,申請人近3年連續納稅,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加6分:工資、薪金以及勞務報酬的個人所得稅納稅額平均每年在10萬元及以上;依法登記註冊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合夥企業的出資人,根據企業已繳納的稅金,以其出資比例計算納稅額,平均每年納稅20萬元及以上。以上情況積分不累計。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納稅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申請人對城市發展的貢獻,但在積分落戶指標體系中納稅指標分值比重有限,是否能夠落戶取決於申請人的綜合積分排名情況。此外,還將對有涉稅違法行為的申請人予以減分。

  7 弄虛作假者如何處罰?

  登出資格封禁5年

  試行辦法規定,對申請材料弄虛作假的,取消申請人當年及以後5年內的積分落戶申請資格;所在單位協助提供虛假材料的,當年及以後5年內對其積分落戶申請事項不予受理;已經落戶的,予以登出;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刑責。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的操作實施將在陽光下運作,通過制度化的規定減少自由裁量空間,最大限度防止社會擔心的腐敗、權力尋租問題。具體做法包括:建立公示制度,在保護申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達到落戶分值要求人員的具體積分情況將進行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嚴格審核程式,申請人提交的資訊將通過市區兩級人力社保部門和多個市級部門資訊化聯動審核、交互校驗,確保資訊真實有效。

  8 徵求意見哪些未採納?

  獻血加分未被採納

  此外,還有公眾提出的一些建議未獲採納。

  比如部分建言人提出,應考慮家庭的因素,增加對配偶為本市戶籍的加分項。鋻於積分落戶制度是對現行戶籍政策的補充和完善,配偶一方通過積分申請為本市戶籍的,另一方可通過現行親屬投靠政策落戶,所以不再另行加分。比如,也有建言人建議,對有獻血、捐贈和部分行業執業資格證予以加分。考慮到積分落戶是一項戶口遷移政策,不宜過多附加其他社會功能,因此這方面的建議暫時沒有採納。

  京華時報記者 沙雪良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