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黨報:一些官員在網上很容易掉入禍從口出的“怪圈”

2016年08月11日 08:05:2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一些官員在網上很容易掉入禍從口出的“怪圈”

  插畫:李瑞寧

  前期回顧:7月14日新媒體版《官員觸網“三種心態”要不得》;8月4日新媒體版《兩大誤區拉低官員“媒商”》

  “微信工作法”實現與29萬黨員群眾面對面,新聞發言人開博“自帶標簽”親和發言,副省長微博向網友真誠道歉“有話好好説”……

  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路平臺成了社會生態與公民心態的“放大器”。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億,超過半數中國人通過手機等移動通訊工具接入網際網路。面對這樣的現實,願意上網的官員越來越多,但真正能駕馭網路的仍然十分有限。一些官員在網上一開口,很容易就掉入了禍從口出、惹是生非的“怪圈”。

  官員網上發聲,如何才能更有底氣、更加順暢、更有實效?

  有溫度、有風度、有力度的“暖互動”,日益成為官員網上發聲的“通行證”,打通了官員與網際網路相隔的“最後一公里”。

  網言網語 緊接地氣

  表達親民有“溫度”

  早起的人,會在6點左右讀到他的博聞播報;晚睡的人,會在他的微博上聽到伴著晚安道別的音樂聲。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資訊中心主任陳裏的每條微博,都帶著特有的“陳氏基因”。如今,他的微博已積累了2500多萬“粉絲”,成為深受網友喜愛的官員“大V”之一。

  放下身段、緊接地氣,恰當使用網民喜聞樂見的“微語言”,積極發聲、大方回應,成為官員上網的基本“通行證”。

  被博友們稱讚“真性情”的原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的微博,簡介為“回歸自然、恢復野性,誰破壞環境就跟誰玩命”。這副環保衛士的“較勁兒”姿態,贏得諸多網民的好感。談及“織脖”策略,他認定一條:“不懂就是不懂,學。錯了就是錯了,改”。鏗鏘篤定,收穫一片叫好聲。

  網上互動實踐中,官員親和力十足的個人風格,頗受網友歡迎。

  原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惠創新發文方式,每一條微博都自帶“標簽”:“惠説北京”“惠提醒”“惠關注”“惠感言”……親和、貼近。許多網友評論,“聽了很舒心”。

  “中獎的朋友們看看,好事(柿)來了”,鄭州市供銷社主任劉五一,就這樣俏皮地利用新媒體推廣當地農産品:“時尚與自然的饕餮盛宴,你怎麼能錯過呢?”他的微博以輕鬆活潑的口吻、接地氣的表達,吸引網民圍觀,將鄭州的農産品推向全國,創造了銷量好成績。

  有來有往 以情互動

  直面拍磚有“風度”

  據新浪微博提供的數據,2015年9月之後,約4.2萬個官方微博沒有更新;部分賬號2015年全年無更新。不少官員選擇登出微博或者更改微博認證資訊。一些官員坦言,遇到不理性的網友,談及一些問題自己又無法解決時,常常變成眾矢之的。次數多了,時間長了,就自覺不自覺地淡了、退了。

  更開放,更多元,更有力。網際網路賦予每個人發聲的機會與路徑,也帶來了資訊蕪雜、語言暴力等問題。面對網路形形色色的尖銳

  話語,甚至言辭激烈的批評,許多官員坦言:需要比平時“更強大的內心”。

  因在微博與網友互動時有過激言論,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曾遭到“圍攻”。次日,他在微博上發文道歉:“網友對我‘拍磚’,既是觀點之爭,也是因為我個別言詞欠妥。對大家的意見,我虛心接受,有不妥的地方,請大家原諒,以後我會注意。有話好好説,從我做起。”誠懇的態度,贏得了網友的理解和尊重。

  “把批評當成鞭策,把謾罵當成提醒,幫群眾幹點實事”,陳鳴明辛勤“織脖”,獲得了諸多“點讚”。

  有的時候,“來而不往”也有道理。遭遇網上不理性之聲,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紀委副書記段興焱採取“來而不往”的對策。“久而久之,對方自覺無趣便不再攻擊。有空時多溝通一下,握手言和,如此一來,一些曾經罵過我的人反過來跟我檢討:對不起,我誤解你了。”在他看來,如果以“吵”對“罵”,網路只會一片嘈雜。以心溝通、以情互動,才是官員該具備的“風度”。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杜駿飛認為,面對網友的負面聲音,如果官員確有責任,應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真誠道歉、承擔責任;如果責任不在自身,則應該及時配合主管部門形成調查結論,必要時訴諸法律。刪帖、諉過、詭辯、裝聾作啞等方式,可能會讓輿情愈演愈烈;及時講真話、引導疏通民意才是上策。

  問題導向 換位思考

  貼近訴求有“力度”

  官員上網,最大的“糾結”是什麼?“官員”和“個人”的身份關係如何平衡?

  微博博主“波子哥-廖新波”、原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這樣定位:“廖廳長”在微博上只是聽和看,不行政、不辦公;“波子哥”不但看與聽,也與大家在同一個公平的對話環境下討論事情。

  面對“單位人”和“社會人”的雙重局限,有專家建議,既然無法擺脫公職賦予個人新媒體平臺的政治屬性,不妨主動發聲,及時理性回復百姓關切。當然,如果是以個體身份表達看法也未嘗不可,但最好提前説明,取得網友的理解。

  目前,中國網民規模已達7.1億。百姓上了網,社情民意也就上了網。官員“觸網”,貼

  近網友訴求、解決群眾需要,才能暢通無阻。

  “微博打拐”,開微信公號普法,視頻直播教防騙,“蘋果鎮長”網上為老鄉售賣……越來越多的官員,循著網友需求而去,努力搭建解決問題的“綠色通道”。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陳俊卿,擔任上饒市委書記期間創新“微信工作法”聯繫群眾,取得良好的成效,他本人也被稱為“微信書記”。

  陳俊卿的微信群,既有黨員幹部,也有不少普通群眾,細到鎮容鎮貌、農村環境衛生情況等問題,在他的微信群裏都隨時有反映。他利用休息時間到群裏瀏覽群眾意見,盡可能及時梳理出來並加以解決。在他的帶領下,全市5萬多名黨員幹部開通了微信,通過微信平臺聯繫黨員群眾28萬多人。“微信工作法”讓群眾有了反映問題、反饋意見、表達訴求的渠道,領導幹部也有了對接的“窗口”。

  中山大學網際網路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安教授提醒,官員在新媒體上切忌過度“網言網語”,無論是運用自己的知名度來推介城市品牌,還是借助自媒體平臺進行公共溝通,都要將網上影響力轉化成現實服務力,在公共服務層面提升公信力。線上線下融為一體,解決問題最受歡迎。(楊虹艷 許一凡)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