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經濟理論熱詞盤點

2016年08月09日 23:29:39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常態”、五大發展理念,以及“供給側改革”等重要論述,為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瞭方向。

  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體現習近平經濟理論和發展思路的熱詞。

習近平經濟理論熱詞盤點

  以人民為中心 People-centered

  我們要想辦法調動一線工人、製造業工人、農民工的積極性(we need to motivate frontline workers, industrial workers and migrant workers),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工人階級是主人翁,主人翁的地位要體現出來。

  【背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共迎2016年元旦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強調。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就曾鮮明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民信念、人民理念,是黨的宗旨所在,是貫穿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主旨主線。

  全面小康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中國致力於在2020前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繁榮的目標(China aims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y 2020, and pursues common prosperity for its citizens)。

  【背景】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與文章中出現次數超過200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

  基本經濟制度 Basic economic system

  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public-owned economy),也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non-public economy)發展。

  【背景】習近平今年3月4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新發展理念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我國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China's economic growth philosophy will be driven by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development, openness and sharing)。

  【背景】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並寫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所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之中。《建議》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責任編輯:扶海濤]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