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2016年08月03日 11:28:4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確立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必將有力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如期實現。

  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淵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基礎,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

  體現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把人民群眾看作社會生産、社會生活和社會歷史的主體,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以此為指導,我們黨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執政要求明確寫入黨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發展奇跡,反覆證明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是取得偉大成就的寶貴經驗。為了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規劃綱要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可以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都得益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各行業各方面的勞動者、企業家、創新人才和各級幹部創造發揮作用的舞臺與環境。

  體現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本質特徵。我們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同志代表黨中央作出莊嚴承諾:“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産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我國發展實踐中進一步貫徹落實,我國經濟增長更具有共用性和包容性,特別是在民生領域取得一系列新成績。例如,“十二五”時期,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增長整體上跑贏了GDP,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基尼系數雙雙下降;就業保持穩定和擴大;社會保障水準和覆蓋率持續提高,城鄉統籌水準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們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

  習近平同志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是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方法,充分體現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決策部署中。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就是既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倒推,厘清到時間節點必須完成的任務;又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順推,明確破解難題的途徑和辦法。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才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兩個翻番目標與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這要求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以及城鄉居民收入提高與經濟增長同步。201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為40.9萬億元,按照不變價計算,2015年已增長到59.6萬億元。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需要達到81.8萬億元。按照目標導向倒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必須達到6.53%。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條件下,依靠資源要素投入驅動的增長難以保證實現這一增長速度目標,必須挖掘新的增長源泉,即依靠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實現創新驅動的增長。按照問題導向順推,只有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獲得新的增長源泉,創造更多改革紅利,提高潛在增長率。

  人人都有更多獲得感與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普遍提高,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因而,僅僅達成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番的數量目標並不意味著建成了全面小康社會,而必須明顯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社會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縮小收入差距,要求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並提高其均等化水準,不僅要做大“蛋糕”,還要分好“蛋糕”。隨著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勞動力市場發育,我國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縮小收入差距方面的政策努力已經取得明顯效果。但是,在今後短短4年左右時間實現有更多獲得感的全面小康目標,仍需顯著加大再分配力度。從那些收入差距較小的發達國家經驗看,再分配政策可以把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數進一步降低36.2%。這表明,在不損害勞動力市場機制的前提下,在財政稅收、扶貧濟困工作和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面,仍有發揮政府再分配作用的巨大空間。

  全面小康的要求與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如果到2020年我國仍有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沒有脫貧,就不能説已經建成了全面小康社會。因此,“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明確目標要求: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黨中央作出了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策部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強調因人因地施策,分類扶持貧困家庭,通過産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等措施解決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這些具有創新性的科學扶貧方略,充分體現了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戰略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方法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社會政策托底。做好當前經濟工作,要從供給側認識和適應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習近平同志概括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品質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概括也規定了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指明瞭達到目標需要在哪些方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進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但是,涉及調整産業結構、化解過剩産能、處置僵屍企業等方面的改革,也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部分傳統産業和企業職工轉崗。因此,要特別關注那些受結構性改革和産業調整影響的勞動者,如産能過剩行業的勞動者、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職工和進城農民工,既以社會政策為他們的基本生活托底,又加強培訓、職業介紹等公共就業服務,促進其儘快轉崗就業或創業。

  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應把握兩個關鍵詞:一是“小康”,這是對發展水準的要求;二是“全面”,這是指惠及全體人民,體現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正是對這兩個關鍵詞之間邏輯關係的高度概括和生動闡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決不能讓一個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掉隊。全面小康是全體人民的全面小康,必須注重補齊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這塊短板,著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還存在各種因素造成的貧困現象。從群體角度看,特別要關注農村貧困人口以及老年人、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等特殊困難人群;從區域角度看,農村、邊疆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只有加強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從培育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發展能力、促進發展機會均等化、完善發展的基礎設施等環節入手,才能使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途徑,既包括政府努力提供越來越充分的公共産品和服務,也需要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以最廣泛地匯聚民智、最大限度地激發民力,實現全民共建共用。人民福祉的不斷增加乃至達到全面小康社會標準,取決於市場産品和公共産品(服務)的不斷增加和公平享有。在市場産品供給領域,要堅持市場機制配置資源並提供激勵信號的原則,讓廣大人民群眾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致富。在公共服務供給領域,政府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即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確保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同時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增強一般公共産品和服務的共建能力,增加供給數量、豐富供給類型、提高供給品質和效率。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階段。共用發展與共同富裕是漸進的過程,以發展和社會財富擴大為前提。因此,要處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關係。“蛋糕”做大了需要公平分享,而公平分享的前提則是“蛋糕”不斷做大。一些國家在中等收入階段長期徘徊不前的教訓之一,就是做出過多的公共産品供給承諾,最終卻口惠而實不至,還損害了效率原則。我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已接近8000美元,進入世界銀行定義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無論加強社會建設還是改善民生,都要從這一基本國情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階段的目標和要求。當前,我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等嚴峻挑戰。應始終牢記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通過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築牢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雄厚物質基礎。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