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跨越71年的擁抱 83歲美國老太飛抵中國感恩救命英雄

2016年08月02日 10:06:33  來源:大眾網
字號:    

  當瑪麗與王成漢見面時,兩個人激動地抱在了一起。(亓翔 攝)

  回憶起當年濰縣集中營的經歷,瑪麗和王成漢激動地握起了手。(亓翔 攝)

  瑪麗在給王成漢介紹帶來的感謝信。(亓翔 攝)

  當年濰縣集中營的獲救人員托瑪麗帶給王成漢的感謝信。(亓翔 攝)

  來自美國新澤西的瑪麗泰勒普蕾維特接受大眾網記者採訪。(亓翔 攝)

  美國費城詢問報關於王成漢與瑪麗的報道,標題名為感恩之旅。(亓翔 攝)

  王成漢與瑪麗及家人合影留念。(亓翔 攝)

  大眾網貴陽7月27日訊(特派記者 樊思思 亓翔)“我從未想過這一天會到來!從未想過能等到這一天!”在穿越半個地球後,7月27日下午,美國83歲的瑪麗泰勒普蕾維特(Mary Taylor Previte)女士終於在中國貴陽見到了71年前空降濰縣集中營營救她的救援隊英雄——91歲的王成漢。1945年,由王成漢等7人組成的“鴨子行動隊”將瑪麗和其他約1500名外僑從日軍設在山東的濰縣集中營解救了出來。瑪麗曾是新澤西州的一名女議員,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她一直在尋找這些救援隊成員,並向他們當面致謝。王成漢是她找到的最後一位隊員,至此,多年來的感恩心願終於圓滿了。大眾網特派記者全程現場記錄了這感人的時刻。

  回憶當年被營救的場景:

  7位英雄從天而降,整個集中營瘋狂了

  “天哪!這就是我的英雄!”27日下午3點半,貴陽,剛下飛機的瑪麗在親人陪同下來到王成漢老人家樓下,一眼就看見了下樓來迎接她的王成漢。兩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幾乎是衝到對方面前拉住手,像孩子一般叫著,笑著,隨後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我從未想過能等到這一天,從來沒敢想過……”瑪麗不斷重復著這句話,轉過身大聲宣佈著:“這就是王先生,他是我的英雄!”

  時間回到上世紀40年代初。二戰時期,日軍于1942年將坐落在山東濰縣(今濰坊)的樂道院改建成了一處關押外國僑民的集中營,包括327名兒童在內的2000余名歐美僑民(後來交換戰俘釋放了500名),從中國各地被集中到此處關押起來。當時,不滿9歲的瑪麗所在的芝罘學校被日軍佔領,200多名師生先是被帶往煙臺關押了9個多月,隨後輾轉前往濰縣。就這樣,瑪麗和哥哥、姐姐、弟弟以及祖父開始了被關押在濰縣集中營的生活,這一關就是將近3年,在此期間,他們不僅要忍受長期缺吃少穿和極端惡劣的衛生條件,更被剝奪了人身自由,瑪麗前後有5年多的時間沒能見到爸爸媽媽。

  這段艱難的日子在1945年夏天終於結束了。“1945年8月17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天。”瑪麗告訴大眾網記者,當天她因為肚子不舒服正躺在集中營的一間病房裏,突然聽到窗外傳來像是飛機的轟鳴聲,等她奔到窗口,就看見一架飛機越飛越低,上面有美國國旗的標誌。頓時,整個集中營瘋狂了,人們脫下襯衫揮舞著向門外衝去,瑪麗也急忙跑下樓去,“你能想像嗎,我的肚子痛竟然不治而愈了!”她笑著説,後來人們就看到飛機上有降落傘飄落,落在營外的田野裏。那是美國方面派來營救他們的7人行動小組,王成漢便是其中唯一的中國人。欣喜若狂的人群衝過了日軍把守的防線,衝到了7個人面前,一面痛哭,一面擁抱、跳舞,隨後將7個人扛在肩上走向集中營大門。

  訴説不盡的感激之情:

  恩人舍命營救令她敬佩,從美國帶來特殊的感謝信

  “你們知道嗎,王先生以前從來沒跳過傘,但是為了救我們他就那麼跳下來了。他是我們的英雄!”在王成漢家中,瑪麗緊緊拉著他的手,敬佩地説。離開集中營時,還不滿13歲的她並不知道這個細節,直到多年後了解到這一情況,對印象中這位Eddie Wang(當時王成漢用的英文名字是Eddie Wang,大家都叫他Eddie)的敬佩更深了。“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集中營有那麼多日軍看守的情況下,來搭救我們這些他們根本不認識的人啊。”瑪麗激動地説。

  “我想知道,你當年是怎麼加入那個美國派出的救援行動小組的?你最初見到我們這些被關押的人有什麼印象?那天上飛機前,你接到的任務是什麼?我們離開集中營以後,你是什麼時候離開那裏回家的……”再次相見的激動過後,瑪麗猶如當年那個可愛的小女孩,迫不及待地向王成漢問了一連串問題,對於那次營救中王成漢經歷的一切,她統統都想知道。

  “我當時可是個士兵呢。1943年,我考進四川大學物理系,第二年就決定去參軍報國……”在瑪麗期待的眼神中,今年已91歲的王成漢老人徐徐講起了他如何放棄學業去參加國民革命軍青年軍,如何在部隊裏學習拍電報,如何考進了國民黨外事局辦的譯員培訓班,又如何被美國戰略服務辦公室招募進入特別行動組做翻譯的前前後後。瑪麗全神貫注地聽著,不時表示驚嘆和敬佩,講到激動處,她忍不住再次擁抱王成漢,念叨著“你是一位英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這次與王成漢見面,瑪麗還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它們是來自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大使馬克斯西本鮑克斯(Max Sieben Baucus)和州參議院主席斯蒂芬斯威尼(Stephen Sweeney)的公告與禮物;一些當年被從濰縣集中營解救出來的難民寫給王先生的感謝信;美國代表唐納德諾克羅斯(U.S. Rep Donald Norcross)也因王先生的“無私的行為與貢獻”將其姓名寫進了國會記錄。瑪麗將這些信件親手交到王成漢手中,兩位老人戴上老花鏡,認認真真地翻看起來。王成漢用顫抖的手指撫摸著這些信件,忍不住輕輕讀出了聲。

  講述十幾年“朝聖英雄之旅”:

  能與恩人活著見面是個奇跡,中國就是我的母親

  “這是個奇跡。”對於找到救援隊的最後一位英雄王成漢並與他相見,瑪麗這樣告訴大眾網記者。

  上世紀90年代,瑪麗開始尋找當年的7位行動隊隊員,在朋友的幫助下,她先後找到了其中2名隊員的遺孀,又與其他4名隊員相見。然而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卻怎麼也打聽不到那名中國隊員的消息。直到2015年3月,王成漢老人的孫子恰好在美國,從一個網站上讀到了有關尋找Eddie Wang的資訊,越看越覺得説的就是自己的爺爺,便給瑪麗寫了一封信。“我記得問了大概16個問題之後,她終於確認了我就是她要找的人,後來我們通了電話,激動得不得了。”王成漢老人笑瞇瞇地回憶起去年四五月間,與瑪麗取得聯繫的故事,那是一些關於濰縣集中營那次營救行動的問題,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我知道那些問題的正確答案啊,王先生答得很快,全部正確,他就是我要找的英雄。”瑪麗開心地補充説。

  “我實現了一個本以為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事了。”瑪麗把自己尋找7位救援隊隊員的經過稱為“朝聖英雄之旅”,如今這趟旅途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上帝保祐我找到了你,我還活著,你也還活著,我們終於見到了。”説到動情處,瑪麗的眼睛濕潤了。“這都是緣分啊!”王成漢老人也不住感慨。

  瑪麗説,“王先生早就應該獲得英雄的尊榮,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如果能多一些這樣美好的故事,整個世界會變得更好,因為那是我們一起在努力,因為我們同在。”

  採訪中,當有人説到“歡迎你來中國”時,瑪麗立刻糾正道:“不,應該説我是回到中國。我出生在中國的河南開封,記得我第一次重新回到中國的時候,我親吻這片土地,因為中國是我的母親,我是在親吻我的母親。”

  “You are my sunshine……”一下午的時間一晃而過,兩位老人拉著手,唱起了當年在濰縣集中營一起唱過的歌《你是我的陽光》。陽光灑進小小的客廳,歌聲回蕩在空氣裏,寧靜又平和。

  (關於美國老太瑪麗遠渡重洋,來中國尋找救命恩人的故事,大眾網將在網站、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官方微博微信、時政微信號爆三樣等全平臺持續推出《時隔71年的跨國擁抱》系列報道“對話版”以及現場“視頻版”,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