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燕趙衛士:風雨中那抹動人的“橄欖綠”

2016年07月29日 14:12:1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燕趙衛士:風雨中那抹動人的“橄欖綠”

  搬運救災物資

燕趙衛士:風雨中那抹動人的“橄欖綠”

  災區醫療義診

燕趙衛士:風雨中那抹動人的“橄欖綠”

  加固大壩

  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石家莊7月28日電 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河北省邢臺、邯鄲、石家莊等地,造成房屋倒塌、村落內澇、百姓被困,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害,武警河北總隊官兵聞令而動,迅速投入抗洪搶險戰鬥。

  哪有險情,那有就有橄欖綠的身影;哪有危難,哪就有人民的子弟兵!參戰官兵用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他們英勇頑強,連續作戰,彰顯忠誠衛士本色,用實際行動譜寫一曲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壯美讚歌。

  風口浪尖 用忠誠托起希望之舟

  7月19日,一天一夜的瓢潑狂瀉,邢臺市降下了往常全年的水量,邢臺西部和南部成了一片汪洋澤國,情況危急,刻不容緩。淩晨1點,邢臺防汛聯合指揮部急電,東汪鎮大賢村已有兒童被大水沖走,村子水電、交通、通訊全部中斷,有群眾被困,深陷絕境。“災情在哪,子弟兵就在哪”,武警邢臺支隊迅速響應,救援車隊如箭離弦,第一梯隊70余名官兵火速馳援,成為第一支進入洪泛區的救援部隊。

  滾滾洪水像脫韁的野馬咆哮而下,主幹道的水流裹挾著倒塌房屋的木架、垃圾和漂浮的家禽屍體,成了滔滔大河,災情緊急、形勢嚴峻。淩晨3點,救援卡車發動機進水,車隊被阻滯在村子週邊500米處,第一梯隊帶隊的支隊副政委陸相國果斷下令,棄車徒步行軍,人員劃分為五人一小組,分戶到組,挨家挨戶搜索救援。官兵們繞過受阻路段,手拉著手,深一腳、淺一腳,不時被水中雜物撞擊,行走得異常艱難。

  “救命啊!救命啊!”被洪水逼上房頂和樹枝的群眾,看見救援官兵就像看到了希望,紛紛大聲呼喊著揮手求救,此時被救的村民稱,村裏地勢最低的一處廠房中還有不少婦女和孩子。副政委陸相國立即挑選了10名官兵,組成救援突擊分隊,趕往被困廠房。此時雨點越落越急,雨勢越來越大,50多米外的樹梢隱隱浮在水面上,眼看河水還在不斷上漲。

  時間在一秒秒飛逝。一面,目標廠房大門緊閉,裏面傳來陣陣哭聲;一面,奔涌翻滾的濁浪像張巨口,以驚人的速度吞噬著整個村子。正在現場忙碌的宣傳股長崔永超,剛一踩進水流,整個身子就往下溜,水流瞬間淹沒了他,虧得旁邊戰友一把抓住他,等他掙扎著起來,手裏的DV機已經被水沖走……

  一次、兩次、三次……官兵奮力劃著橡皮艇幾次衝擊廠門都沒成功。“水流太快,過不去”,旁邊被困群眾的親屬急地團團轉,有群眾甚至要自己下水救人。危急時刻子弟兵義不容辭,越是情況危急,他們的態度越是堅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絕不會放棄”,官兵們下定了決心。

  生命如天,兵貴神速。一中隊中隊長查獻禮站出來:“我水性好,你們幫我把繩子捆好,應該沒問題。”説罷,查獻禮把命“係在”繩子上,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借助救生圈,他的頭頂在水中時隱時現,緩慢地向對岸移動,大家的心揪成了一團,3分鐘、5分鐘、10分鐘……終於,經過艱難地努力,他到達了河對岸,大家心裏松了一口氣。繩子拴好後,橡皮艇劃了過去,當打開廠房大門的那一刻,“生命之門”被打開了!而此時,廠房裏面的婦女和孩子早已哭成了一片。

  5名婦女,10名孩子,官兵們脫下自己的雨衣和救生衣給他們穿上,分三批用橡皮艇救出。當最後一批下船的時候,突然響起了掌聲,大災面前,雨聲與掌聲交織,更顯得軍民魚水情的可貴,不少群眾以及官兵看到眼前親人相擁的一幕,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官兵們拿來車上的礦泉水和麵包,給被救的婦女和孩子解渴解饑,吃完,喝完,有些孩子不知不覺中在媽媽的臂彎裏睡著了,睡得是那樣香甜。一位母親牽著剛剛被救出的孩子走過來,孩子的頭頂還帶著武警叔叔給他戴上遮雨的作訓帽,這位母親指著官兵們對孩子説:“來,給叔叔們敬個禮……”

  大雨還在繼續,被營救的群眾們陸陸續續地把施救中穿上保暖遮雨的軍裝、救生衣等衣物放到衝鋒舟上,疊得整整齊齊,口中不斷説著感謝的話。下午5點雨勢漸歇,官兵們已連續奮戰了16個小時,救助轉移群眾2000余人。

  洪魔肆虐之下,滿目瘡痍。支隊政委江耀獻為記者還原了當時的場景:“村口臨街的房屋很多被切掉大半,汽車趴在樹上的、騎在墻上的都有,僅有的通路上全是撤離的人群。洪峰雖過,到處卻汪洋一片,救援工作形勢嚴峻。”群眾向西、向南撤離,救援部隊卻分三個方向迎水而上,開拓道路、解救受困群眾、組織受災群眾有序通過危險區域。江政委針對很多道路仍水深一米以上的實際,要求部隊在救援過程中,三人成組拽繩前進,防止失陷,觀察就近高大建築,隨時準備避險,切實保證了群眾的安全撤離。

  孤島危機 黨員突擊隊衝在最前

  説起“孤島”南王莊,抗洪官兵依然記憶猶新。7月18日開始,在那場持續暴雨中,河北省邯鄲轄下磁縣陶泉鄉降雨量超過440毫米,受災最嚴重的南王莊村達到780毫米。暴雨裹挾著泥石流,衝垮道路、沖毀民房,上千名村民被困,7人失聯,通信、電力、交通均已中斷,南王莊村成了一座真正的“孤島”。

  災情就是命令!20日淩晨一點,邯鄲支隊官兵按照預案迅速抽組兵力,趕赴受災地區。車隊疾馳70余公里,來到距離南王莊村還有30公里的磁縣清晚窯鎮,洪水衝垮橋梁,嚴重的山體滑坡堵住道路。天還沒亮,雨勢很大,是摸黑前進,還是等天亮再走,艱難的抉擇擺在了官兵們面前,大家意識到,前面將是一條險象環生的生死之路,會有很多的塌方、斷橋和泥石流,但大家更意識到,這又是一條十萬火急的救命之路,它連著失聯人員家屬的焦急、渴望和呼喚。

  “黨員集合!”隨著邱松林支隊長一聲令下,官兵們迅速列隊,加上自己一共28人。“我們都是共産黨員,不管前路多危險,今天就是爬也要爬到南王莊村。”話音剛落,附近的村民攔住部隊,“進不去,等雨小點吧,前面的救援隊半路都回來了。”二十八人沒有理會,轉身消失在雨幕中。

  剛穿過第一個滑坡地帶,一位60多歲的老人正坐在坍塌的道路邊,看到救援人員時,老人淚流滿面,激動地説:“子弟兵來了!親人來了!”發現老人呼吸急促,手不停顫抖,測量發現血壓達到160/100,隨隊軍醫幫助老人服下降壓藥物,經過檢查,老人沒有其他方面的傷情,支隊官兵匆匆把老人安排在相對平緩安全的地方,給老人留下一些水和食物,繼續趕路。

  支隊長邱松林帶領部隊摸索著探路行進,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陡峭的斜坡上,一側是峭壁,一側是湍急的洪水。此時的雨越下越大,有的道路被齊腰深的洪水淹沒,突擊小分隊只能手拉著手淌水過河。雨水衝下來的淤泥覆蓋路面,有的路段足有一米深,一腳踩進去鞋子就拔不出來。險情隨時都在發生,突擊隊員邱玉峰一不小心,被亂石絆倒,差一點墜入洪流,幸虧抓住一叢灌木,才躲過一劫。最讓人擔心的還有滾落的飛石,大家儘量不出聲,仔細聽聲響,判斷有沒有石塊滑落。走到一處山谷,右側的山崖上懸著很多巨石,搖搖欲墜,一些小點的石塊時不時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小分隊決定分批衝刺,強行通過。邱松林衝在最前面,突然一塊臉盆大的石頭從山上滾下,“快跑!”大家驚呼一聲,邱松林向前猛跨一步,剛好躲過石塊,又是一次死裏逃生。

  經過6個多小時的艱難挺進,20日中午11時,28人的突擊小分隊終於到達南王莊村。看到官兵們進入村莊,鄉親們熱淚盈眶,“終於來人了!有希望了!”救援官兵一面了解受災情況組織救援,一面用銥星電話與外界取得聯繫,第一時間將村內的情況報告市裏,為市委市政府以及各任務部隊組織救援提供依據和資料。

  據村民反映,共有7名群眾失聯,目前村民已經搜尋到4名遇難者遺體,還有3具屍體找不到具體位置,遇難者家屬泣不成聲、苦苦哀求,在場的村民面面相覷,無從下手。救援官兵根據泥石流的方向作出判斷,迅速找到第一具遇難者遺體,並經家人講述,判斷還有一人被洪水沖走。但是最後一具遇難者遺體卻時隔2天遲遲無法確定位置。

  第三天的下午,邱松林支隊長看到一處淤泥上方有不少蒼蠅飛舞,“應該在這兒!”邱松林帶領戰士們動手挖掘,越挖屍腐的味道越大,救援官兵沒有退縮,反而堅定了他們的信心,終於在夜幕降臨時,挖出最後一具遇難者遺體,完成搜尋任務。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骨幹就是一根標桿。在突發的暴雨災害面前,該總隊黨員突擊隊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南王莊村奮戰的72小時裏,救援官兵轉移群眾300余人,挖出遇難者遺體2具,清理塌方800余平方米,並將攜帶的1000余元藥品贈送給村民。

  救援現場 提升戰鬥力的倍增器

  此次任務,無論是參戰動員,還是現場鼓動,“生命線”始終活躍在抗洪一線,該總隊堅持將政治工作融入任務全程,不斷激發了官兵旺盛的戰鬥意志。從部隊出發、行軍到任務結束,處處都有政治工作的影子。

  “山高路斷我不怕,肩挑背駝我來扛。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穿迷彩的挑山工……”暴雨侵襲後的蜿蜒山路上,一支身著橄欖綠的隊伍一路奔走一路高歌,目標直指80里外的硃砂洞村——一座洪水圍困下的村落。石家莊市支隊一中隊指導員梁志鵬帶領13名特種隊員組成先鋒隊,每人超負荷背三四箱救災物資,踏著崎嶇的山路,徒步奔赴硃砂洞村。

  暴雨初霽,久未露面的太陽憋足了勁兒頭、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地表溫度達到了40度以上,先鋒隊的官兵們汗水直滾而下,模糊了視線,濕透了衣衫…………“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救援就是使命”,惡劣條件下他們叫響這樣的口號,除了政工幹部,各級班長骨幹也紛紛在隊伍中組織動員,強化官兵的責任擔當,不斷激發官兵戰鬥精神。走著走著就是斷頭路,走著走著就是懸崖邊,走著走著就是流水河, 大家肩背被背包繩勒得一道道紅印,卻在政治工作營造的濃厚氛圍中精神抖擻,大家你幫我我扶你,累了吼吼革命歌曲,乏了講講戰鬥故事,克服萬難只為早一秒送到災區鄉親手中。

  在南王莊小學的教室裏,幾張課桌拼在一起,5名戰士正在熟睡,課桌一旁用野戰音響小聲播放著輕音樂。“休息的時候聽些輕音樂,既能夠舒緩戰士們的心理壓力,也能幫助大家進行深度睡眠放鬆。”隨隊的軍醫介紹説。

  官兵連續奮戰,既要過峭壁涉險灘,又要轉移群眾、搬運遇難者遺體,而且雨停後天氣炎熱,惡劣的環境讓參戰官兵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反映遲鈍、焦慮抑鬱,失眠亢奮、緊張多疑等不良心理反應在官兵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針對這種情況,支隊組織心理醫生深入一線,開設臨時心理解壓室,幫助官兵放鬆情緒壓力,緩解心理應激反應。同時,政工幹部利用飯後小塊時間和每名官兵三五步路散散心,三五句話聊聊天,傾聽大家所感所想,講述所得所獲,及時幫助參戰官兵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任務後期,他們利用宣傳車播放主流電影,放鬆心情、寓教于樂。開設戰地廣播,讓官兵們實時了解災區情況,播報好人好事,激發戰鬥熱情……“戰場上的政治工作就是要接地氣、有實效,這樣才能起到服務保證作用,充分提陞官兵戰鬥力,確保任務圓滿完成。”邯鄲支隊政治處主任閆曉冬道出了任務中政治工作的主旨。

  在邢臺支隊,他們搭建了一條前方與後方互通互助解決困難的“快速路”。任務前,政工幹部統計官兵家屬聯繫方式,集中通一次電話,了解掌握相關情況。任務中,根據情況向官兵家庭通報個人情況,並適時開展“發一封表揚信、發一封慰問函”等活動,持續激發官兵工作熱情。20日,解救受災嚴重的景家屯群眾的任務剛剛開始,一中隊班長朱壯壯得知昨天晚上奶奶被電擊傷住院至今未醒,嬸嬸為了救奶奶當場電亡。機關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聯繫其家屬,協調解決住院等問題,同時做好家屬思想工作。看到部隊忙前忙後,幫助照顧家裏,家屬主動提出,家裏很好,讓他安心執行任務。朱壯壯強忍悲痛,主動請纓,堅決要求參加抗洪到一線,並和戰友一起,成功解救出10名在危房內已經住了一天一夜的兒童。政治工作全方位跟進大項任務排憂解難,有效解決了官兵的後顧之憂,為部隊戰鬥力提升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