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央黨校王長江:探索守住初心的正確路徑

2016年07月21日 11:58: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和觀點,為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提供了指南,需要深入領會。其中多次提到“不忘初心”這個概念,內涵深刻。

  黨的“初心”,本質上講的是黨從哪來、為何而建的問題。共産黨的初心是為了人民的利益。這個初心,是共産黨人的共識,是共産黨的靈魂,是共産黨作為組織的黏合劑。所以,不忘初心,説到底就是回到黨的本源,回歸本真,這是對共産黨立黨之本的追問,也是對共産黨存在意義的追問。

  為什麼今天要強調“不忘初心”?這個命題的提出,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95年來,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為我們黨贏得了充分的自信。但是與此同時,也不能不看到,黨內也存在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官員腐敗、不作為等現象。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與初心淡漠、初心不再有著密切的聯繫。共産黨人不是生活在真空裏,不可能不受社會環境的影響。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個別黨員幹部經受不住種種誘惑、挑戰和考驗,就會出現理想信念缺失的現象,偏離初心。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來對待這個問題。

  分析上述現象,可以引發很多思考。一個思考是,我們黨是一個執政黨,有了為人民服務的更好條件,同時也有了被權力腐蝕的可能性。這是由權力的本性決定的。權力由眾人之權集合而成,大於個人權利,對人或組織的能力具有放大作用。利用權力,能夠做僅憑個人權利無法做的事情。這樣,對那些在權力面前不能把持住自己的人來説,一旦權力在手,就有了用來謀取私利的可能性。對於任何執政黨和執政的個人,這都是必須正視的現實。也正因為此,任何一個想長期執政的黨,都必須同時思考,如何既運用權力、發揮權力的最大效用,實現本黨的價值目標,又能有效地防止權力的腐蝕。縱觀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政黨,思考前一個問題的多,思考後一個問題的少。不少大黨、老黨也曾意氣勃發,但在權力的作用下往往逐漸初心不再,最後落得失去執政地位的結局。

  另一個思考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大亮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富和實惠,更帶來了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人員自由流動、發展機會增多,以及平等、競爭、效率、規則、法治等市場意識的甦醒。黨員和幹部也是普通的人,他們也會追求合理合法的利益。那麼,這種追求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什麼關係?如果理論創新跟不上實踐需要,難以令人信服地回答這類現實問題,建立在以往認識基礎上的理念和價值觀就必然受到質疑,發生動搖。

  因此,不忘初心,體現的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的高度自覺,是我們黨向著更高的目標再出發對全黨提出的必然要求。對“初心”的拷問,不但有助於我們對黨領導和執政的狀況進行全面、科學、理性的反思,而且對探索正確的路徑,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樣才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一篇需要全面深入思考的大文章。從大的方面講,可以概括兩條。首先,不忘初心,就必須約束手中的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在這方面,以往歷史給了我們十分深刻的教訓。事實表明,在約束權力的問題上哪怕稍有忽視、稍有鬆懈,都會産生嚴重後果。我們不但應當把加強對權力的約束和制約當做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大事來抓,而且要把它當做保持黨自身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大事來抓。此外,我們還要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氣,著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實實在在是一場尚未完成、仍在進行的“趕考”。

  其次,不忘初心,就必須時刻從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出發,來思考和認識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不忘初心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內容全面而系統。在這八個要求中,處於重要地位的無疑是人民觀。正如總書記指出的,“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我們找到人類解放道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是因為我們堅信,只有社會主義,而不是什麼別的主義能夠發展中國。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開放,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向著“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前進,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也都是因為,這些選擇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充分體現。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以人民為中心,要求對什麼是人民利益,用什麼方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保證我們黨能夠始終對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待作出及時回應,不但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而且要建立科學的制度、體制和機制,為人們的利益訴求提供足夠的平臺,還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始終不渝地保證人民當家做主。解決了所有這些問題,我們才可以説,執政為民真正落到了實處。(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王長江)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