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東南亞學者:菲律賓無權單方面提起仲裁

2016年07月18日 15:28:49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新加坡7月18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在新加坡,南海問題與區域合作發展高端智庫國際研討會即將拉開帷幕。本次研討會匯聚了來自東南亞多國智庫的專家學者,他們將圍繞“海洋爭端解決機制”、“南海爭端解決途徑”以及“南海區域合作與發展”三大議題進行研討。本次研討會正值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佈了所謂的“裁決”之後,來自東盟的有關域內專家學者的聲音,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本次研討會匯聚了來自東南亞多國智庫的專家學者,具體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南洋理工大學國防與戰略研究所、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柬埔寨戰略研究所、泰國法政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等等智庫與高等學府,他們將與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以及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的10多位中方學者一起展開討論。討論將持續一天,三個議題分別是“海洋爭端解決機制”、“南海爭端解決途徑和南海區域合作與發展”。

  在所謂的仲裁結果出爐之後,南海地區域內國家紛紛表明瞭立場,呼籲對話解決分歧。柬埔寨首相洪森一針見血地指出:仲裁結果是“出於政治動機”,域外力量糾集起來攪局南海,“將給東盟國家和地區帶來負面影響”。

  那麼東南亞的學者們對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具體是如何評論的?該案又將對東盟國家和地區帶來哪些影響?多位與會代表就此接受了央廣記者的採訪。

  在提到所謂的南海仲裁案時,與會代表、泰國法政大學法學院教授普拉斯特阿卡普特拉用“吃驚”來進行回應。在他看來,菲律賓無權單方面提起仲裁。

  普拉斯特阿卡普特拉:“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根據這一宣言,所有東盟國家都需要首先就爭端同中國進行對話磋商,我很想知道,為什麼菲律賓這麼早就做了決定要向常設仲裁法院下設的仲裁庭提交仲裁申請,仲裁庭也應當對菲律賓的行為進行確認,如果菲律賓確實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什麼不先同中國展開磋商談判,這真是讓我感到吃驚。”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請仲裁的有關事項如果涉及到主權事項,則超出了《公約》適用範圍,仲裁庭沒有管轄權。那麼菲律賓所提請仲裁的實質究竟是不是領土主權問題呢?在與會代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防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胡逸山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胡逸山表示,仲裁庭他們也很小心,在他們的判詞裏也很小心地想要強調他們不對主權做出任何的宣判等等。比如,他們把南海所有的這些地貌都宣佈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岩礁或者低潮高地,這樣的一個宣判實際上是使得很多國家包括中國甚至也包括菲律賓、越南等等,他們之前所宣稱的各種的擁有主權的領海,專屬經濟區等等,一夜之間,如果照這個判決來看,就沒有了。所以實質上是有涉及到主權的爭端的。

  胡逸山同時表示,美國呼籲中國執行所謂的南海仲裁結果,從美國自身的行為來看,這一呼籲是疲弱而又無力的。

  胡逸山指出,甚至國際法院的判決,美國都沒有去執行。至於美國在南海以所謂的航行自由的藉口,它會派出一些明顯具有軍事用途的船隻去經過一些中國宣稱的要不是專屬經濟區,要不甚至就是領海的一些區域,這樣的一些做法當然對整個局勢會造成更為緊張了,這是無可否認的。

  南海緊張局勢加劇無疑將為東盟國家和地區帶來負面影響。與會代表、中國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強表示,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既有直接的爭端國,也包括利益攸關方,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對中國與東盟國家來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李國強表示,根據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是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來維護的,所以這樣一個裁決結果不僅是對中國,對中國和東盟國家同樣都是侵害,因為它破壞了南海的秩序,如果南海不穩定,不僅影響雙邊關係,給本地區的安全帶來威脅,長遠來看,也會使中國和東盟國家已有的合作機制都會産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經做了千百年的鄰居,實際上已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泰國法政大學法學院教授普拉斯特阿卡普特拉也呼籲中菲雙方擱置爭議,回到談判桌前,推動區域合作發展邁向新的高度。

  普拉斯特阿卡普特拉:“我會建議中國與菲律賓都把這個所謂的裁決忘掉,忘掉它,菲律賓無法強迫中國去執行這個裁決。為什麼我們不能坐下來一起討論,回到外交磋商的桌上。我認為東盟需要與中國發展更為緊密的關係,因為不要忘了,在不久的將來,世界經濟發展中心就是這裡,是亞太,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