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馬英九獻“太平島十策”遭嘲諷:為何自己不做?

2016年07月18日 10:32:2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臺灣卸任領導人馬英九16日針對太平島問題投書媒體,對新當局提出“維護主權”十點建議,遭到綠營嘲諷過去8年“為何自己不做”。馬辦17日回應説,這些建議馬英九任內就在做。

  馬英九的“十條建議”包括請“內政部”儘快依法劃定太平島基點、基線、“領海”、鄰接區及200海裏經濟海域並對外公佈,鼓勵在太平島設籍;請“交通部”將太平島飛行跑道(1200米)延長到可供小型民航機起降的程度,以改善太平島空中交通;請“教育部”將太平島歷史地理與現狀納入中小學課綱,請“國防部”擴大辦理“大專學生暑期南沙研習營”等,同時今年12月12日為臺灣光復太平島70週年,“請政府邀請友邦代表與國際友人登島慶祝以擴大宣傳”。

  對此建議,臺“總統府”稱,“注意到馬前總統有在媒體投書這件事,但總統府沒有其他評論”。“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嘲諷稱,馬英九説他“先前積極對外宣示太平島主權,但仍未能改變仲裁的結果”。親綠的《自由時報》17日質疑,日前聲稱不希望被批評卸任後不甘寂寞的馬英九,公開向民進黨當局下“指導棋”。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質疑這些建議馬英九過去8年為何自己不做。他稱,以馬認為應“儘快依法劃定太平島基點、領海基線”來看,“馬真心很希望臺灣扮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馬前卒”。

  針對綠營的冷嘲熱諷,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林德福表示,南海仲裁發生後,蔡英文什麼都不敢講,也不敢登島宣示“主權”,只能登艦慰問自己的官兵,“光內銷有什麼用?”馬英九的建議,蔡英文應該好好聽。馬英九辦公室17日回應稱,以前太平島並無危機,危機是在南海仲裁案將太平島判斷為礁後出現的;馬英九提出的10項建議大部分以前就在做,未來需要繼續做。

  面對當局不敢發聲,屏東東港漁船組成的船隊,已計劃20日開往太平島登島護“主權”。據臺灣《中國時報》17日報道,雖然路途遙遠,但截至16日下午,已有6艘船響應登島行動,發起行動的船東鄭春忠誓言,“不靠政府,自己為臺灣漁民爭一口氣”。他説,因為前往太平島來回航程需12天,光一艘漁船油料成本就要30萬元新台幣,還不包括其他人力、生活用品等花費,他正設法幫忙募集資金。不過,也有漁民認為沒有官方的加持,自行登島沒什麼效果。一名不願具名的漁民稱,太平島為軍事重地,“這次宣示主權活動,登島幾率低,只是白浪費捕魚時間與數十萬元的油料費”。

  17日,國民黨“立委”江啟臣透露將邀請“防長”馮世寬赴太平島宣示主權,並慰勞島上駐守人員。中央日報網路報稱,目前南海海域有各方部署的軍事力量,如果臺灣漁船真的出發到此,實在太危險;可是為了生計,漁民又不得不借此表達強力護漁的決心,“本該保障人民身家性命財産安全的政府,到哪去了?讓沒有軍事能力的漁船和漁民涉險,這樣的政府不覺得羞愧嗎?”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