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愛國:撐起民族脊梁的柱石

2016年07月17日 13:28:21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回擊南海仲裁 矢志愛國圓夢”系列評論之一:

  南海非法仲裁,是個別國家處心積慮,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安排的一個小絆子。但事與願違,不僅仲裁本身變成了一個“國際笑話”,而且引發了一個全體中國人同心同德、同聲奚落的壯觀場面,讓南海這片湛藍的水面成為中華民族空前團結的一面鏡子。

  網上網下聲音一致,政府民間聲音一致,精英草根聲音一致,兩岸三地聲音一致,全體國人聲音一致,全球華人聲音一致。即便是平昔持各種政見者,在南海問題上也沒有絲毫含糊。愛國,瞬間統一了所有人,瞬間繪就了最大同心圓。

  “在這個關口上,我們應該與大陸的中國人共同捍衛祖宗留下的U型線,而不是斷送祖宗基業、背棄手足同胞!”在愛國面前,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臺灣的90後創作的《Taiwan Beiju--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刷屏。同時,9名內地、香港青年熬夜趕制的視頻《粵港青年看南海仲裁:中國人的領土,不需要外國人仲裁》刷屏,內地青年製作的《南海仲裁?Who cares》刷屏。而所謂仲裁結果公佈當天,在海牙旅遊的中國遊客來到該仲裁庭所在的和平宮外,和當地愛國僑胞一起高唱國歌,抗議非法仲裁。

  愛國主義,就是如列寧所説的“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它集中表現為對民族和祖國的高度認同感,表現為心繫民族和祖國的強烈憂患意識,表現為為著共同目標而奮鬥的強大凝聚力。

  習近平曾這樣詮釋國家、民族與人民的關係:“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愛國從來都是真切而具體的。面對南海仲裁,“無論是臺灣還是大陸,中華民族的共同的心聲是: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不能在我們的手中失去。這是對自己傳統的尊敬,也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對祖産的尊重。”今天的愛國,和中華民族向來的崇尚一脈相承,是撐起民族脊梁的柱石。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是歷代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岳飛、文天祥、戚繼光、林則徐等許多英雄,有些今天看來不無局限,但他們的故事被世世代代銘記傳頌。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繫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

  “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我想你們是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這是方志敏在獄中寫就的《可愛的中國》。他以生命追求一個願景:“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和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提出的第一個詞就是愛國。愛國,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社會始終強調的個人品格,亦是中華民族標誌性的集體精神。梁啟超曾説,凡一國之能立於世界,“皆有一種獨立之精神。祖父傳之,子孫繼之,然後群乃結,國乃成”。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於自己祖國摯愛的深厚情感,它表現為對祖國和家鄉的無限熱愛和深切眷戀,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責任和光榮奉獻。

  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進步,都離不開本民族成員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生命激情和人生理念的激勵、引導。沒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民族只能是一盤散沙,沒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地域文明難以獲得永恒的生命力而匯入整個人類文明之中。中華文明綿延5000年而更繁盛,愛國主義是起決定作用的血脈基因。

  愛國是民族脊梁的柱石。它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之後,伴隨著中國共産黨登上歷史舞臺得到嶄新的昇華;它在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百年來中華民族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之中得到前所未有、暢快淋漓的舒展;它在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獨立的人民共和國的偉大鬥爭中,放射出輝映五千年文明史、照耀中華民族錦繡前程的燦爛光芒。

  愛國寄託著對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傾注了對中華大地的茲茲之念,凝聚了對國家富強的殷殷之望。南海是中國人民的祖宗海,是吾祖吾宗用智慧和生命開拓出來的基業。全體中華兒女捍衛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關於南海,個別國家越折騰,我們只會更凝聚!(中國青年網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