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撕開臨時仲裁庭“法理權威”的虛假包裝

2016年07月15日 14:06:1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聯合國和國際法院近日相繼發表聲明,與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撇清關係。此前,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也表示對南海仲裁案法律和實體問題不持立場。

  7月13日,聯合國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與聯合國沒有任何關係。博文寫道:“國際法院是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內。這座建築由非營利機構卡內基基金會為國際法院的前身常設國際法院建造。聯合國因使用該建築每年要向卡內基基金會捐款。和平宮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設仲裁法院,不過和聯合國沒有任何關係。”

  國際法院前法官阿卜杜勒科羅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確認了這一點。他説,臨時仲裁庭根本就不是聯合國機構,常設仲裁法院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庭,很多不知情的人把它與同在一座大樓裏辦公的國際法院混為一談。常設仲裁法院只是一個國際調解機構,允許非國家實體和個人在該法院進行仲裁。成立117年來該機構總共只接受過16起仲裁請求。

  為了避免“躺槍”和“揹黑鍋”,國際法院14日在其網站首頁特意發表聲明,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由常設仲裁法院下的一個特別仲裁庭做出。國際法院作為完全不同的另一機構,自始至終未曾參與該案。

  據國際法院內部權威人士透露,臨時仲裁庭不過是在庭審時使用了常設仲裁法院的大廳,僅此而已。臨時仲裁庭只是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強制仲裁臨時設立的一個機構。常設仲裁法院一名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臨時仲裁庭仲裁員根本就沒有職業道德,他們眼中只有錢,“這個機構不是伸張正義的地方,已淪為謀取私利的商業場所”。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菲律賓居然“大包大攬”,主動承擔了臨時仲裁庭要求中方繳納但被中方拒絕的費用。臨時仲裁庭使用常設仲裁法院的公函用紙來列印其仲裁結果,還在仲裁結果後面一本正經地介紹了一番常設仲裁法院,混淆視聽,讓人誤以為這個結果出自常設仲裁法院。

  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主席拉奧佩馬拉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明確指出,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調整的範圍,劃界問題也被中國政府聲明排除強制仲裁程式,臨時仲裁庭對此案沒有管轄權。

  科羅馬指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強制性仲裁及其他強製程序均應嚴格建立在國家同意基礎上。南海仲裁案是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中國作為當事方並未同意將該爭端訴諸強制性仲裁,因此臨時仲裁庭的審理和裁決都是無效的。

  塞爾維亞知名智庫貝爾格萊德平等世界論壇主席日瓦丁約萬諾維奇認為,鋻於南海爭端的複雜背景,訴諸國際仲裁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問題更加複雜化,拖延問題的最終解決。這個對爭端雙方都沒有好處的結果對誰有利?那就是挑起事端、唯恐南海不亂的域外好事者。這個仲裁結果單純迎合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的片面訴求,罔顧國際法理和歷史事實,實在是令人心寒。

  中國駐荷蘭大使吳懇表示,越權組建的臨時仲裁庭再次僭越國際法明確規定,所謂南海仲裁案因菲律賓時任政府濫用法律程式而啟動,因臨時仲裁庭越權管轄而推進,因美國霸權干預而炒熱,該裁決是濫權、越權和霸權結合的“怪胎”,讓所有正義的人士汗顏,令國際法蒙羞,所謂裁決不過廢紙一張。

  (本報荷蘭海牙7月14日電)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