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美國在南海的選擇性失語

2016年07月12日 15:18: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公佈在即,南海波瀾乍起。7月6日,部署在日本橫須賀基地的美國“裏根”號核動力航母等第七艦隊艦船,一路南下,在南海開展了警戒活動,還與此前已在南海的“斯坦尼斯”號實施了雙航母聯合訓練。

  同時,多艘美國驅逐艦近幾週一直在南海中國實際控制的島礁附近巡航,甚至在距中國實際控制島礁14至20海裏的範圍內遊弋。

  在南海不算太寬闊的海面上,居然開進兩支龐大的航母艦隊,耀武揚威,橫行無阻。據美國專家説,這都是美國強化在南海存在的一部分。看來,美國人也著實是拼了。

  其實,這並不是美國艦隊第一次來南海了。70年前,1946年,也曾有一支美國艦隊來南海。只是,目的剛好相反,非但不是阻止中國在南海諸島的主權活動,反而是要幫助中國收復南海諸島。這恰好表明,美國在歷史上是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的。對此,美國一些人卻選擇性失語,故意視而不見。下面,就讓我們幫助美國朋友回顧一下,他們當時助力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的一些史實。

  史實之一:戰後中國依法收回南海諸島

  在二戰正吃緊的1943年11月,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政府首腦簽署了《開羅宣言》,聲明:“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南海諸島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固有領土,當然也在歸還之列。

  在二戰勝利在望的1945年7月,美、英、中三國首腦發表《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款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再一次確認南海諸島必須歸還中國。

  南海諸島在二戰前就屬於中國,美國心知肚明,因此,對於當時的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是積極支援的,美國發表《開羅宣言》、簽署《波茨坦公告》,證明美國在法理上對中國收回南海諸島的主權是認同的。

  史實之二:中國接收行動得到美國支援

  日本投降後,依照既有協議,盟國聯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下令所有在北緯16度以北的日軍均向中國投降。

  這項命令意味著,越南峴港及南海西沙群島以北的領土均要由中國接收。這個命令雖未包括南沙諸島,但中國政府基於歷史上對南沙的固有主權,仍命令所有留駐南沙等待受降的日軍,隨同西沙的日軍同時向海南島榆林港集中,聽候中國政府處理。

  麥克阿瑟既是盟軍最高統帥,當然也是遠東地區美軍最高統帥,他的命令自然是得到美國政府授權的,這就證明美國對中國政府軍事上收復南海諸島也是認同的。

  史實之三:中國人員乘坐美國提供的軍艦接收南海諸島

  剛剛贏得抗戰勝利的中國一時並沒有物質條件接收南海諸島,日本投降時,中國根本無法派出艦隊前往南海。

  正是在這關鍵時刻,又是美國伸出了援手。1945年,根據“戰時租借法案”,美國把271艘各類艦隻及其他必要器材撥讓給中國,當年8月,第一批軍艦在美國編隊,中國政府派人接收。1946年7月,這批軍艦由美國遠航到中國,接收行動所需的艦隻全部到位,共8艘。10月,艦隊正式成立。在日本投降一年多之後,中國政府終於具備了接收南海諸島的條件。

  隨即,裝備最新、噸位最大的軍艦“太平”號作為艦隊旗艦,率領“中業”“永興”“中建”等3艘軍艦前往南海執行接收任務,分頭進駐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標誌著中國政府恢復了對南海諸島的有效管轄。

  對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曾提醒美國,“中國軍隊當時是坐著美國的軍艦收復南沙群島的,這一點美國朋友應該非常清楚。”

  史實之四:美國多次就測量南沙島礁提出申請

  冷戰時期,美國通過外交詢問、申請測量、通報航行飛越計劃等方式,顯示了其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主權的立場。

  1957年至1961年2月間,美軍駐菲律賓的空軍人員在黃岩島及南沙群島區域實施海圖測量及氣象調查時,曾多次向臺灣當局提出申請,表明美國實際上認為中國擁有這些島礁的主權。

  以上四個史實證明,二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在南海諸島的主權,在法理上是認同的,在軍事上是支援的,在物質上是曾給予大力幫助的。反觀美國現在在南海的所作所為,不禁讓人感慨,歷史似乎轉了個身。

  其實,轉身的只是人。然而,不管你再怎麼背過身去,裝聾作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歷史事實早已被定格,不容否定。

  因此,美國人否定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就是否定他們自己;他們叫囂的越高亢,歷史所給予他們的否定就越響亮。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