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長江流域洪災致222人遇難失蹤 今日再迎強降雨

2016年07月12日 08:57:0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原標題:洪災致長江流域4900多萬人受災 新一輪強降雨來臨多地直面防汛壓力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洪災致長江流域4900多萬人受災 新一輪強降雨來臨多地直面防汛壓力

  新華社記者

  記者11日從長江防總防汛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今年入汛以來,長江流域經歷多輪強降雨,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截至目前已經造成4900多萬人受災,222人因災死亡失蹤。

  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陳敏在發佈會上通報,今年3月入汛以來,長江流域共發生27次較強的降雨過程,流域降雨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近兩成,而長江下游幹流地區則偏多1倍,持續強降雨造成長江流域140條河流發生過超警戒以上洪水,其中19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

  7月1日和3日,長江1號洪峰和2號洪峰先後在長江上游和中下游形成。其中2號洪水期間,長江中下游幹流監利至大通江段水位全線超警戒,這是1999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中下游幹流全線超警現象。

  截至7月10日,長江流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重慶、四川、貴州、江蘇、雲南、陜西等10個省(市)的625個縣(市、區)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約4919萬,倒塌房屋11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167多千公頃。水利設施損毀嚴重,大中型水庫受損4座,小型水庫受損403座,小(2)型水庫垮壩2座。因洪澇災害造成161人死亡,61人失蹤,主要原因是強降雨導致的房屋倒塌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

  據陳敏介紹,這些損失超過六成主要集中在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截至目前,流域內相關省市累計緊急轉移危險區群眾289萬人,解救洪水圍困群眾87萬人,有效避免了更多的人員傷亡。

  根據長江水文局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介紹,13日開始長江流域將迎來新一輪強降雨過程,而主雨區集中在中下游流域,這將加劇當前防汛形勢。目前,長江中下游五省共有400萬人堅守在長江幹堤一線,其中普通群眾370萬人,機關幹部20萬人,部隊官兵約10萬人。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沿江各地全民動員,共同抵禦洪災,已經累計投入搶險人數600多萬人次,投入動力15萬台班,編織袋4030萬條,沙石料、木材累計700萬立方米,鋼材2550噸等,總物資消耗折算資金26億元。

  颱風“尼伯特”已經遠去,但是由於太湖流域和山塘水庫繼續高水位,加之未來幾日雨情可能導致水位繼續上漲,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11日維持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4月以來浙江持續降雨,全省平均降雨量達8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3.5%,其中杭嘉湖地區平均降雨量比同期偏多88%,加上颱風“尼伯特”帶來的增雨,太湖水位超保證並持續上漲。杭州杭嘉湖東部平原水位自4月7日以來普遍超警,嘉興站累計超警已達兩月余。

  儘管抓住颱風過後短暫降雨停歇時機全力排水,但是太湖水位回落緩慢。11日8時太湖水位4.82米,繼續維持高水位。未來雨情並不樂觀,來自浙江省氣象臺的最新預測顯示,11-14日浙北地區仍有分散性的陣雨天氣,15日起自北而南還有較明顯降雨。太湖局預報,由於未來幾天的降雨情況,太湖水位可能繼續上漲,接近歷史最高水位4.97米。

  湖州、嘉興兩地積極採取措施,環湖大堤都已按“百米一人”制度開展巡查,袋類、樁木、水泵、機動船等防汛物資裝備也已準備就緒。杭嘉湖南排工程超常規調度,全力做好預排預泄及澇水搶排工作,當前正以每天3200萬立方米的強度外排。

  記者從11日下午召開的黑龍江省2016年第一次防汛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根據黑龍江省氣象、水文部門的分析預測,今年黑龍江省嫩江幹流下游、松花江幹流上游不排除發生流域性洪水的可能性,受異常天氣影響,需防範局地突降暴雨引發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內澇等災害。

  目前,黑龍江省水利廳抽調163名工作人員成立防汛工作機構。黑龍江全省已清除圍堤878公里,防汛物資儲備總值達到3.11億元。

  內蒙古呼和浩特11日出現暴雨天氣。截至16時,暴雨致呼和浩特多個位置出現內澇。氣象部門發佈暴雨紅色預警,3小時內呼和浩特西部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以上。

  目前,暴雨天氣已致呼和浩特白塔機場8架次航班備降外場,致呼和浩特站、包頭站17趟列車晚點。內蒙古氣象部門提醒,需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及排澇工作。(記者 黃艷、屈淩燕、王建、王靖、馮源、俞菀)

  下一頁【延伸閱讀:外國“防洪神器”真那麼神奇?別先著急自黑】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